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技术开发区(试验区)有什么区别?

简单通俗地说明

1、性质不同

经济开发区根据开发区的规模等级,可以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市级开发区等。中工招商网资料记载,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

2、作用不同

经济特区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故又常常把这一类经济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相提并论。经济开发区是国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进程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优势不同

开发区根据国家相关外资产业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企业的鼓励类项目进行税收减免(如企业所得税的两免三减半)、优惠提供工业用土地和其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和实体投资办厂、办公司。

建立经济特区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经济特区

百度百科-经济开发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1
  (1)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经济特区”一词,1979年由中国首先提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目前经济特区包括深圳特区、珠海特区、厦门特区、汕头特区以及海南特区。以前国务院专门有一个特区办管理这些地方,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个部门取消了。

  (2)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引进国外资本、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一些城市和地区中划出的实行一系列类似经济特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沿海开放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前我国共有116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国家商务部外资司开发区处管理。
  注:只有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才能叫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的省级开发区只能叫经济开发区,如果他们也自称“经济技术开发区”,那就是他们不懂 呵呵

  (3)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目前我国共有84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管理。

  楼主所问的“用新的政策在那做实验”当年 “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之初是这样的,就是通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追问

这些特殊地区越多越好吗?

追答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 由北向南 从沿海到内陆 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 由内陆向边境的全方位立体开放格局

各经济开发区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起到了窗口辐射带动作用。

但是这些地方占全国的面积还是很少的,毕竟是一个引领作用,如果全国国土面积都是开发区了,那就没意义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11
经济特区是国家划分出来的特步经济区,比如税收等方面与区外不一样。
其他两个区基本上就是叫法不一样,其实本质是一样的。追问

也就是用新的政策在那做实验?

追答

可以这么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