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篇以归属为话题的作文,或者教我怎样写

如题所述

心灵的归属

我们在暮色中急行回家,诗人在且吟且行中思家,台湾在海峡的另一端遥望着家。家,是心灵的归属,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我们也就回了家。

房子是我们身体的归属,亲人是我们心灵的归属。温和的灯光,因亲人温暖的话语才显得温馨,有了亲人,才是真正的回家。一曲悠扬的萨克斯曲《回家》可以勾起人的多少思念?脑中快速回放的,是海滨小镇白色的浪花,还是水乡小城金色的稻田?是山间树上清新的野果,还是平原草地上娇艳的花朵?家乡的山,家乡的人,家乡的风景特产一页页翻过,最终定格的却总是妈妈的一个微笑,爸爸的一句鼓励。于是,终于在曲终人散后,忍不住轻拭落泪。

然而现在的我们是幸运的,至少在思念亲人时,便可以打个电话,甚至可以见一面,最慢写封信,一周也可以寄到。但古代诗人却远没有这样幸运,他们只能在文字中回忆,然后倾诉思念。

中国的古诗,向来带着一种不可抵挡的魔力和魅力,无论是李白朝辞的白帝城,还是白居易思忆的江南,只要被记录下来了,便成为了中国人一个又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探访这些地方时,完全不像一个初来的游客,却更像是一个离乡多年的游子,急去察看柳宗元的小石潭是否清澈仍旧,亦或是陶渊明的世外桃园是否还遗世独立。这便是中国文人的幸运,前人留下足迹的地方,便是自己的家;这也是中国文人的不幸,每到一处便要思忆前人的坎坷再注入自己的不幸,酝酿出更深沉的忧愁风雨和乡书何处的哀思。于是便有了“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李白,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杜甫。有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崔颢,同时也有了“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王勃。中国文人在文字中思乡,又在文字中回到家乡。

所以他们也是幸运的,至少比几年前的台湾同胞幸运。

新中国成立,香港、澳门这些游子纷纷回到祖国的怀抱,终于找到了遗散多年的亲人。只有台湾海峡,这一湾浅浅的海峡里,却流动着两岸人民说不尽的乡愁。渐渐的,两岸的“三通”实现了,台湾同胞可以回大陆探亲了,几十年后再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回家的感觉,让多少人泣不成声。

家,是我们心灵的归属。当我们的精神有了寄托,灵魂有了依靠,我们便可以安心地告诉自己,我回家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2
各种归属感有不同的写法,如集体归属感可以自己对班级的热爱为主题,建议以侧面烘托为主,通过描写你认为班级里较为重要的事情或活动表达自己对班级体的热爱。比如说在放假时希望早点见到同学的急切心情就是对集体的归属感。

呵呵如果不太好的话,借鉴一些也行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