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应该讲些什么啊?试讲的流程怎么样?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详细点~~

我的试讲只有10分钟啊~~
PS:我是要期末考试来的

拼音教学

执教 陈立

a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 ,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a。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 。
教学重点:a 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 a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课前准备:投影片和字母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学拼音的用处,学会单韵母a,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二)教学单韵母a 。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 a a。教师范写a。
2、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5、看投影片记字形。
覆盖a 的字形,与小姑娘的头部重合。看看 a 的形状像什么?抽拉投影片,使 a 和小姑娘头部分离。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

(三)教学a的四声。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出示)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了。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
2、ā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用手势助读。)
ǎ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第三声。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à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
3、学生以手势助读。

(四)指导看书,读书。
1、指导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上什么地方?(翻开课本,找到汉语拼音第一课。)
2、边看图边读课文。集体反复练读2-3遍,再指名读。

(五)学写单韵母a。

1、认识四线格我们学会了a的读音和四声,还要学会写a。出示四线三格,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根线几个格子。记住,a就住在二楼。写的时候要碰到上下线,而且要一笔写成。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边写边讲,注意:a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
3、学生上黑板试写a,讲评。

(六)课堂练习
1、提醒注意写字时坐与执笔姿势。“
2、在四线格中正确地描写a。

总结:这节课,我们先看图,说清了图意;再学习a的发音和声调;接着我们读了课文;最后还学习了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这样分四步,我们就把这些内容都学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1
您好 北大新九州为您解答 申请人员按照通知要求准时到达测试地点抽取试题或由专家评议组指定试题。给予60分钟备课时间,在统一教案纸上写出教案或活动方案提纲,测试后上交专家评议组。 测试总分为100分,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时间安排为试讲或组织活动15分钟,自谈讲课构思5分钟,当场答辩10分钟。 学科评议组根据测试标准和申请人的综合表现,写出评价意见和综合测试成绩。
专家审议表决
召开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出席的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依据学科专家评议组对申请人的评价意见及相关材料进行审议表决,充分听取各学科组的意见,采取无记名当场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获得到会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不含三分之二)同意为通过。
第2个回答  2011-05-02
给你个范本,看看吧,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个教案是新教师写的,经过名师指导、修改的。
22 狼牙上五壮士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一般说一些与本篇课文有关的知识点)
师:同学们,1937~1945年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八年。这八年,我中华大地涌现出了无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你知道有哪些革命英雄吗?
生: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刘胡兰舍生取义、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
师:是啊,在这抗战八年中,很许许多多的战士为了我们中国的人民生命安全壮烈牺牲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22课《狼牙山五壮士》(板书:狼牙山五壮士)。把课本翻到118页。
二,初读课文(从整天了解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了解字、词)
师:自由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师:现在我想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效果怎么样。谁来当小老师领读这些词语?(指名读)
师:这些有没有难读的词语,给你的同学们提个醒?
生1:“吼”的声母是“ h”不是“ k”。
生2:“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开,注意吐字清晰。
师:现在我们男女生来比一比,看看谁念得最棒。
师:1941年秋天,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五壮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精神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课文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动人场面,现在让我们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成几段?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同学们的概括能力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那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生: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的顺序。
师:这篇课文哪个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哪些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呢?(课文第一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任务是事情的发生;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跳下悬崖是事情的结果。)(板书:接受任务 跳下悬崖)
师:课文的2~5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写的什么?能跟老师一样给每部分标上一个小题目吗?(板书: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师:现在课后的第二个题目会不会做?(会)那还等什么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赶紧把空的填上去。
三、精读课文(从局部或关键句子领悟课文所讲的内涵)
师: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但是我想最大快人心的一定是我们的八路军勇士痛击敌人的时刻。大家一定已经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一读了吧。现在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是谁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生: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师: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一下这五位革命英雄。(课件出示)
师:这一个自然段运用了很多词语来描写五位战士歼灭敌人,把它画下来。
生:沉着、大吼一声、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从这些词语中,我感受到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痛恨。
师:谁能说说“全神贯注”和“脸绷得紧紧的”说明了什么?
生:全神贯注: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绷得紧紧的”指小战士的表情凝重而紧张。“绷得紧紧的”与 “全神贯注”表现出了战士歼敌地全力以赴。
师:这里只用了几个词语就已经把战士对敌人的憎恨和歼灭敌人的决心传达给了我们,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战士们的心情。现在老师来读人物的名字,你们读他做了什么,行不行?
师:在五位战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生:敌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从“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可以看出来。
师:“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生:“一次又一次”说明敌人进攻了很多次,被五壮士打退了很多次。“横七竖八”形容敌人的尸体纵横杂乱,说明敌人损失惨重。
师:是啊,仅仅五个人就把敌人打得损失惨重,我们的战士是多么英勇啊,让我们带着对这五位战士的敬意,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为第二课时做铺垫,布置作业)
师:读得真好,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五位战士的英勇。此时此刻,五位战士已经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现在有两条路供他们选择,一是通往主力的方向,可以很快追上大部队,另一个是通往只有一个出口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他们会怎么选择呢?我们下节课在学习。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这篇课文的词语。请你来读一读。
第3个回答  2011-04-29
试讲就是正式讲课的预备工程,跟正式讲课的流程一样,试讲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真正课堂达到更好的效果追问

我只有十分钟试讲,是讲一下我要上的课的大概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