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思想的主张、特点、与儒家思想不同的地方,大概需要200到300字~再此谢谢各位了!

如题所述

楼上的某些观点我很赞同,个别不敢苟同,提出我的意见
实际上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主张君主集权,不同的地方:
集权方面:儒家的集权披了一层华美而合情的外衣,法家则是赤裸裸的王法,此法非彼发,是王法,说句不好听的,儒家是伪君子,法家则是真小人,一切以君主为核心,如何集权,如何驾驭臣民,如何治国等等,以君主为中心,而儒家则不同,我个人认为儒家从一开始就走的中庸路线,而其他的诸子都走了极端路线,细细看来,儒家的思想都很合情,在中国,合情即合理,合理就合法,例如:我们时常讲的忠,儒家认为是相对,臣子3次谏君王,君王不听,那么臣子的责任尽到了,你可以走了,而孝则不同,父亲错了,儿子3次谏说,不听,则嚎啕相随,我们现代很多人都是断章取义,认为儒家就是奴化思想,其实不然。法家反对礼,不法祖,认为:“明君治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也就是说国家是不需要历史的,你觉得一个国家要历史好还是不要历史好?故法家的另一主张就是不法古,不循今。
对人民的方面:
他们学说的主张的不同,我认为是源于他们对人性的认识,儒家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主张教化,而法家则不同,他们认为人和人之间只有利益,比如说:生个儿子高兴得不得了,生个女儿唉声叹气等等,亲生父母尚且这样,何况是普天下的人,而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则将这种思想做了更深刻更直白的发展(韩非的老师是荀子,荀子主张人性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的,但是韩非曲解了荀子的意思,认为人性就是恶的,是趋利避害的,故法家的都是严刑峻法),你可以去看看韩非子的书,那是人性最为黑暗的一面,所以,法家和儒家的学说分道扬镳。
儒家主张敬天法祖,而法家则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这种超越今古,跨越国界的伟大思想,不光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更是全人类的骄傲。
而到最后,法家的思想被儒家所吸收,并加以改造,真正的法家则被排斥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7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主张:
1.以法治国,重视法律的作用;反对儒家的礼,
2. 法家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所以商鞅才得出结论:“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3.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地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他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不同点:
1. 法家绝对强调法律,而忽视德治,而儒家注重德化,主张行仁和仁政,提倡仁者爱人。
2. 法家认为“权制断于君则威”,主张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里;儒家认为民贵君轻,应当爱民。
3. 法家的目标是富国强兵主张强国弱民,必须置民于贫穷困弱之中,然后利用赏罚的手段,民才有可能从令如流,克已之难,以赴耕战,只有人民努力耕战,国家才会强盛。在法家看来,富国与富民,强国与强民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儒家对此不予认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