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救援卫星的资料

如题所述

救援卫星是一种用来营救失事飞机和船舶的人造卫星。

1982年6月30日,世界上第一颗救援卫星"宇宙-----1383"号,苏联发射成功,救了西姆三人。迄今在天上运行的救援卫星有四颗,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挪威等国设有十一个地面接收站,形成了一个国际卫星营救系统。这个系统能在四小时内,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搜索一遍。

1982年9月9日首次利用卫星成功地发现和救援了加拿大的空难遇险者西姆和他的两个朋友。此后搜索营救卫星不断发现失事的飞机和轮船,到1983年底已在全世界拯救了120多名遇难者。

扩展资料

世博上的救援卫星:

在世博会太空家园馆里,展示了一套“天地一体化应急救援系统”,它描绘出了未来世界的应急救援体系。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中国电子科技等三大集团公司共同筹建。

太空家园馆的展示平台上,模拟出蓝色海洋和天空、山脉,观众就是中控室的指挥者。在“天地一体化应急报警系统”的巨型显示屏前,可以看到,当未来系统构建完成时,一旦发生疫情、灾情等紧急情况,只需通过无人机监测———卫星报告———中控室收集信息———派出抢救队伍的快速流程,救援队伍便能在最短时间作出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救援卫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6
用人造卫星搜索和营救失事飞机和船舶的技术。由卫星无线电转发器接收失事飞机和船舶上装载的应急信标机信号,并把它转发给地面信息接收站,接收站通知救援指挥中心进行营救。通常利用运行在850~1000千米高的近圆形的极轨道上的卫星装载救援信号转发器,地面接收站根据应急信标机和卫星之间的相对运动所造成的无线电信号多普勒频移原理,确定失事地点位置。
卫星救援satellite search and rescue
  应急信标机采用国际上统一规定用于卫星搜索和救援系统的406兆赫、121.5兆赫、243兆赫频率。406兆赫信标是专为卫星搜索与营救系统设计的,它可传输有关失事飞机或船舶的类别、登记号、国籍、坐标、失事性质和时间等编码信息。1982年6月苏联发射了装有救援信号转发器的宇宙1383号极轨卫星,1982 年9月首次成功地搜索并救援了加拿大的空难遇险者。此后,苏联、美国先后在指定极轨卫星上装救援信号转发器。80年代参加搜索与营救卫星系统(Sarsat-Cospas)的国家有:法国、美国、苏联、加拿大、挪威和英国。此外,静止卫星参与搜索与营救卫星系统是有利的,因为其覆盖面积大。国际海事卫星系统也兼有卫星救援功能。卫星救援也可用于探险、登山等遇难人员的救援。
长期以来,遇难的飞机、船只通过无线电发出国际通用的“SOS”信号呼救来争取救援,但由于受到地域、时间和干扰等限制,海、空失事仍然难以得到及时营救。搜索营救卫星运行在850~1000公里高的近圆形极轨道上,可以接收来自直径约5000公里广大地区内任何地方发出的呼救信号。卫星绕地球一周只需102~105分钟,所以不仅搜索范围大,而且发现目标快。1982年9月9日首次利用卫星成功地发现和救援了加拿大的空难遇险者。此后搜索营救卫星不断发现失事的飞机和轮船,到1983年底已在全世界拯救了120多名遇难者。
  《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是由欧洲航天局等发起建立的减灾合作机制,目前有10个成员,其中包括加拿大、美国、法国、中国和印度等国的航天机构。宪章规定,在遇到重大灾害时,所有成员都必须免费和无限制地提供其掌握的相关数据,以方便救援工作的进行。
  在海地遭受地震重创后,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家航天机构紧急提供了海地卫星图像,以帮助救援人员识别地形、更加有效地开展救援活动。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介绍说,海地发生强震后,原有的地图变得不再准确,而卫星拍摄的图像提供了最新信息,因此救援人员可以借此了解最新的地貌以及基础设施的损毁情况。此外,技术人员根据卫星图像可对地震引发的泥石流等灾害进行预测。卫星拍下的变形的地貌图可供科学家日后分析地震的成因。[1]
  飞机、船舶失事时,其上携带的应急信标机能自动接通电源,不断发出紧急呼救信号。飞经上空的卫星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转发给地面信息接收站,地面信息接收站将情报传送到飞行指挥控制中心,由它向出事地区的救援组织发出通知,进行营救。卫星救援的原理是根据卫星和应急信标机之间在方向和速度上的相对运动,连续测量呼救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变化和频移变化的快慢以确定失事地点的坐标(即纬度和经度)。应急信标机采用国际上统一规定用于卫星搜索和救援系统的 406兆赫频率,以及长期以来所使用的121.5和243兆赫频率。406兆赫信号包含有失事飞机和船只的类别、登记号、国籍、坐标、失事性质和时间等编码信息。卫星处于应急信标机和地面信息接收站的视野内时,用1544.5兆赫频率可以实时转发信息。卫星也可以把接收到的信号经预处理后存贮起来,待运行到有地面信息接收站的空域时,再传送给地面。121.5和243兆赫信号不存贮,而是经放大后实时转发,如卫星视野内没有地面信息接收站,这一失事情报便会失效。使用121.5和243兆赫的定位精度为10~20公里,而406兆赫的定位精度可达2公里左右。为了弥补极轨道卫星有时不能及时发现目标的缺陷,还可发射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的搜索营救卫星与它配合,使卫星救援系统更趋完善。
  1982年6月和 1983年 3月苏联先后发射了“宇宙”1383号和“宇宙”1447号两颗极轨道卫星,建立了“科斯帕斯”卫星救援系统;1983年3月美国也发射了一颗装有搜索营救转发器的“诺阿”8号气象卫星,建立“萨尔萨特”卫星救援系统。这两个系统因技术参数完全一致,根据1977年苏、美两国的有关协议,组成了统一的“科斯帕斯-萨尔萨特”国际卫星救援系统。参加国已有苏联、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和挪威等。此外,国际海事卫星系统也兼有卫星救援功能(见海事卫星)。根据同样原理,卫星救援也可用于因考察、探险、登山等遇难的个人或团体的救援。
由于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所以城市抗震减灾、震时的紧急救援以及震灾的快速评估就成为目前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数据,经过快速处理,不仅可以为城市抗震救灾的部署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为震时救援、震灾评估提供信息支持,提高抗震救灾的效率。一般来说,震后遥感地理信息的提供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提供灾前历史地理信息;中期提供用于灾后紧急救援的地理现状图;以及后期提供次生灾害监测、灾后评估和重建的地理信息。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可以从这些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自动提取地物的形状、位置和属性等信息,能够轻易分辨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中需要的基本要素、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桥梁,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城市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震灾的快速评估和地震应急决策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城市防震减灾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也必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希望能帮到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27
去 出现的

参考资料:好哥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