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修改下本人所写古体诗歌

踏云熙
云飞声扬风萧萧,清枝杏花烟雨遥。
斜燕泪啄谁知晓,嬉言陈语倾谁笑。
独倚相看霞南逝,千里暗舟过溪桥。
泪罢闲语少迟恨,回首明月任逍遥。
本人07年作的,今年20岁。 麻烦高手修改下,可以加分,不是请绕道,谢谢——
我说大家,我要的是结果,修改下而已。 我当时一个字也没改,想想当时一个初中能写好吗? 我就是想简单的修改一下,没什么别的。没必要那么刻薄。呵呵
还有这首诗藏着一个人的名字,叫陈熙。。 稍微修改下就行了

小伙子,你十六岁能写出这样的是已经是很不错了,在推敲字句方面虽然还很稚嫩,但继续努力下去,在古诗方面一定会有很高的造诣。祝贺你。你能虚心的发出来请大家修改,说明你很谦虚,前程无量啊!
我也不是什么高手,但对古诗读的多一些,给你提点建议,共同学习吧。
首先你写的不是律师,所以在平仄和对仗方面就不多说了,但就每一句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发表一点自己的拙见,供你参考。
第一句,表现的意境很大气,给人的感觉是悲壮苍凉的感觉。但这一句里,声扬两字需要推敲,在萧萧的风声里,是什么声在扬呢?缺乏明确的对象,如果是歌声的话,那么歌声与风声反差太大,在萧萧的风里,歌声是很难听得到的,风萧萧三字所表达的应该是秋天的景色,与下面的春景矛盾,也需要对敲。因为春天的风鲜有用萧萧形容的,一般用春风浩荡,春风习习,春风送暖等来描述。
第二句,没什么问题,很好
第三句,斜燕是在飞的时候的形态,在飞的时候是不能啄的,语言逻辑需要推敲。泪啄是什么意思呢?啄什么呢?比较模糊。
第四句,这句表达的是很开心的样子,与前面的泪,和后面的独不相适应,相互矛盾,整个句子都需要修改。
第五句,倚,一般是指倚靠,比如说独倚斜栏什么的,在这里倚字需要修改。南逝二字缺乏气势,与前面的风萧萧从意境上有点不搭配,
第六句,暗舟是什么舟呢?不好理解。
第七句,少迟恨也不好理解,是表达什么意思呢?
第八句,回望明月转折太快,怎么突然就到了晚上了呢?缺乏必要的过渡。

小伙子,给你提了这么多意见,不知道你能不能认同?如果你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很悲凉,那么按照这个思路,以秋天的为背景,给你修改一下,算是交流吧。

云飞苍天风萧萧
清枝菊花烟雨摇
斜燕南飞凄然别
何时春归倾心笑
独倚斜栏送离影
千里轻舟过溪桥
泪罢无语看霞落
回望明月任逍遥

呵呵,改的也不是很好,交流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6
首先楼主说了他写的是古体诗歌,是古体诗,不是近体,所以,没有必要按格律平仄去压,只要押韵不犯忌就好
我大致改下:

云飞风走马萧萧,清枝杏花烟雨遥。
斜燕泪啄谁知晓,陈语熙颜倾君聊。
挥鞭相看霞飞逝,轻舟千里过溪桥。
罢别休语少迟恨,回首明月一般抛。
第2个回答  2011-04-26
云飘雨歇风萧萧,清枝添秀杏花娇【云雨风都集中在前句,后句专写杏花,增强对比】
斜燕泪啄终不悟,嬉言陈语倾谁笑【原句前后都有“谁”字,一般作诗忌讳】
独倚痴看霞渐隐,千里暗舟渡溪桥【独倚,是一个人,相看,应该两个人吧,有矛盾。】
泪罢缄然空迟恨,回首明月任逍遥【呵呵,反正我觉得哭过后该沉默一会才对】

见笑!
第3个回答  2011-04-26
其实诗的意境什么的都很到位,而且前4句的韵脚其实押的很准,
就是后面4句有一点点念起来不押韵,我稍作改动,希望能帮到你。

独倚望霞南逝缪,千里暗舟过溪桥。
泪罢语迟恨笙宵,回首明月任逍遥。

在第五句里加了个缪字,来衬托一下霞光的灿烂。
因为最后一句中提到了明月,所以前一句就写了笙宵。
也主要就是为了押韵。

不过十五六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确实很让人意外的。
很老练清新的措辞。
第4个回答  2011-04-26
这首诗,整体的意境很好。我比较喜欢的。
作为古体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来说,不需要大的改动了。
如果作为七言律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有如下问题:
1、首句七个平声(现代汉语拼音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2、韵脚压错了,律诗要求压平声韵,笑是仄声字,不能押韵
3、韵脚重复第二句和第八句都压“遥”在律诗中也是不允许的
4、全诗平仄不调。
想改成一首合乎格律的七律,必须要大改了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浅见,本人一般爱好者,尚未入门,说的不一定对,希望对您有帮助,祝你的诗越写越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