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象征手法写雨的散文诗

如题所述

【书生与雨】
又是下雨的日子。
唐朝时代,李商隐看见那一场恍恍惚惚的雨,漂落在他的油纸伞上,他会有怎样的感触?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灯飘独自归。
好一个轻弹得破的凄凄雨梦。但是到了如今,除了撑着把钢骨伞,用力抵住那灰蒙蒙的天空之外,本来是诗,已不再是诗了。总应还有更多的感情的,但感情已成为一种职业,可以雇佣人,亦可以被人解雇。
而你,自个儿坐在冷气机的窗下。想些什么、看些什么、笑些什么、愁些什么?
从凉凉的窗内望出去,街道是凉凉的,雨是凉凉的,就连人的内心也是。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而许多人都这样的说过。书生,毕竟是不宜生存于现代的,因为书生的书卷气已经过时了,因为书生的爱情再没有崔莺莺走来垂顾。
更因为现代太重,书生太薄。
但却没有人说过,书生是最宜过着雨样的生涯,无论雨是古代的雨,抑或是现代的雨。
因为,雨也是同样的不合时宜啊。它决不会因为你要就来,也不因你不要就止。
而是滂滂沱沱、洒洒漂漂、轻轻重重、缓缓急急、没头没脑地忽来忽去,忽止忽停。
既是这样的节奏,那就注定它永远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而“杀人无力求人懒,千古伤心文化人”的书生呢?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懂得孤独离群的自弹其调,别人有附合的,也是依旧弹他的高山流水;别人有不附合的,那调子亦是依旧的弹下去。虽然,那已夹杂了高山的颤抖,以及流水的失意。
故此,当书生对着一帘的雨,雨对着酸酸瘦骨的书生,试想这会是什么样子。
其中,必定同和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味道。
美,固然是美,但都是不合时宜的无用东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3

海子
我请求熄灭
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
我请求下雨
我请求
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在早上
你碰见
埋我的人

岁月的尘埃无边
秋天
我请求
下一场雨
清洗我的骨头

我的眼睛合上
我请求:

雨是一生的过错
雨是悲欢离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