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哪位老师帮助解释一下蔡邕《女诫》中的“一朝之晏,再三易衣,从庆移坐,不因故服”的意思,谢谢!

如题所述

  《全后汉文》
  蔡邕(五)
  ○女诫
  礼,女始行服�,�,绛,正色也。红紫不以为亵服,缃缘不以为上服。缯贵厚而色尚深,为其坚纫也。(《御览》八百十四)
  而今之务在奢丽,志好美饰,帛必薄细,采必轻浅。或一朝之晏,再三易衣,从庆移坐,不因故服。(《书钞》未改窜本一百二十九引蔡邕《女诫》,陈禹谟本作衣箴张溥等皆为所误。)
  夫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饰其面,而莫修其,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是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文选·张华女史箴》注,《御览》三百六址五四百五,十九七百十四,七百十八、七百二十。)
  你所问这句话大致意思是:“有的人一天从早到晚,多次更衣,哪里有喜(好)事就到哪里,不承袭以前的(正统)服饰。(蔡邕在此表达对东汉末年的一种奢靡之风,女性不恪守传统礼教约束的不满。)

  此外还有同名《女诫》是东汉班昭写作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私书,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由于班昭行止庄正,文采飞扬.此文后来被争相传抄而风行当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6
额..首先女诫不是蔡邕写的....作者应该是班昭,其
次你提问的那句:一朝之晏,再三易衣,从庆移坐,不因故服。也不是出自女诫,而是后汉书,蔡邕篇中的一篇。具体那篇我早忘了
所以不介意的话把这段话前面的一起摘下来。否则很难翻译,因为这段话要联系前文才方便翻译。我是这翻译了一次很别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