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百姓苦"的诗句

"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

悯农诗(二)作者: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飧,
粒粒皆辛苦.
【作者介绍】
李绅(772-846), 字公垂, 祖籍毫州谯县(今安徽省毫县), 其
父迁居润州无锡( 今安徽省无锡市), 遂为无锡人.元
和元年(806)登进士第.任翰林学士, 后来做过宰相和淮
南节度使.曾参加过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 提倡反应
社会现实的新乐府.录存其诗四卷.
【译文】
正当中午, 农民们在烈日下除草, 汗珠一滴一滴地滴在禾
苗下的土地上.谁知道他们碗里的饭, 每一粒都是农夫
辛辛苦苦得来的呢!
近体诗的体制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主要分为律
诗和绝句.近体诗在句数,句式,平仄,用
韵,对偶各方面都有严格的格律规限,故此亦
称格律诗.唐人以这种新兴的诗体与古代的诗
体有别,故此称之为近体诗或今体诗,而南北
朝以前的诗歌则统称为古体诗或古诗.自此以
后,凡作法式自由,不受律诗,绝句的格律所
规限的诗篇,不论产生於唐代以前或之后,皆
称为古体诗.
近体诗的体制,有以下各项:
1句数:律诗共有八句,每两句成一联.
一首律诗共有四联,分别为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排律按律诗定加以铺延长,一首排律最少十句,也可
多至几十句甚或百句以上,但句数一定成双.绝句则
规定每首四句.
2句式:律诗和排律分别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
律.绝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3平仄:汉字有四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唐人将
这四声合并为平两类:平声是平,上,去,入三声是
仄.近体诗十分注重平仄的关系,近体诗阅读起来便
有高低抑扬的美感.
4用韵: 押韵是指在诗句的特定位置上,采用相同韵部的
字.近体诗都要求押韵:律诗的二,四,六,八句押
韵,三,五,七句不押.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电话般用平
声韵,要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排律也是双数句押
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绝句的二,四句押韵,第
三句不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般用平声韵,要一
韵到底.
5对偶: 又名对仗,是把词性相同的字词放在两句相对的
位置上.律诗八句,分作四联,中间的颌联和颈联必
须对偶,其余不用.绝句并无对偶的规定,视具体情
况及作者风格而定.
古风—悯农诗(一)作者: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赏析】
古风第一首描绘出当时农夫虽然辛勤劳动, 生产了很多粮
食, 自己却两手空空, 还要惨遭饿死.诗人对黑暗的封建
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第二首诗写农民劳动的艰辛.
告诉人们, 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
悯农诗第二首, 诗的前两句写农民在烈日下劳动.时当
中午, 烈日高照, 农民在除草, 点点汗珠滴在土地上.表现
了农民劳动的辛劳和艰苦.第一首诗里说, 春天种上一粒
粮食的种子, 秋天将收获千千万万颗粮食.粮食的丰收是
怎样来的呢 这里补述: 是农民用血汗换来的.这里描写
的劳动不是生活中个别的, 偶然的现象, 而是富有典型意
义的.
后两句是格言, 其涵义十分深刻.社会上有一些青少年
从小过著优裕的生活.不知粮食的得来不易, 在日常生活
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这样的诗句可给他们痛
下针砭, 也发人深省.诗句中蕴含诗人深沉的感概, 使人感
到十分亲切.
这首诗写得通俗易懂.诗人不拘平仄, 用古绝句的刑式来
表现,显得质朴厚重, 增强了诗的艺术魅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03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5-03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