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曰:朕八岁登极,即只黾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者,有张、林二内侍,。。。翻译 <<康熙教子庭训格言>>

训曰:朕八岁登极,即只黾勉学问。彼时教我句读者,有张、林二内侍,俱系明时多读书人。其教书惟以经书为要。至于诗文,则在其后。及至十七八,更笃于学,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朕少年好学如此。更耽好笔墨,在翰林沈荃,素学明时董其昌字体,曾教我书法。张、林二内侍俱及见明时善于书法之人,亦常指示。故朕之书法,有异于寻常人者,以此。

  皇帝说:我八岁登上皇位,就知道要努力学习。小学时教我的是张、林两位内侍,他们都是明朝时的读书人。他们主要教我儒家经典,然后才教写诗、作文。
  等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我更加热爱学习,每天开始处理政务之前,五更就开始读书。傍晚处理完政务,又开始听讲、讨论、思考,竟然由于过度劳累,导致痰中带血,即使这样,也从来没有放弃。我少年时就是这样学习的,而且还酷爱书法。翰林沈荃素曾教我书法,他学的是明朝人董其昌的字体。张、林两位内侍也见过明朝时的书法名家,也常常指点我。我的书法和平常人不同,就是这个原因。
  体会:这哪里是叱咤风云的康熙皇帝,分明就是一个刻苦学习的少年。早上五更开始读书,五更相当于现在3点到5点。白天处理政务,傍晚又开始学习,不仅是听课,还要思考,和老师讨论。这样起早贪黑的学习,导致劳累过度,竟然到了痰中带血的程度。
  康熙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负担重,压力大,与年轻的康熙皇帝比比看?恐怕也不至于那么严重。小的时候就不能吃苦,不懂奋斗,长大了就能吃苦能奋斗吗?够呛。
  现在的孩子累,主要是学的太杂,每天完成作业就要耗掉很多时间。课堂学习又以听为主,思考的太少,讨论基本没有。不过课堂教学也确实存在困难,一节课40分钟,班上能有45个孩子,把时间匀一匀,每个人1分钟都不到。
  学校做不到的,家长尽力弥补,要让孩子思考、表达、讨论、交流。
  最后看看康熙小时候学的是什么。主要是儒家经典,然后是学做诗文。康熙是一位特殊的皇帝,他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天文学知识,不过这些知识都是以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我们的孩子到了高中的时候,恐怕知道的就比康熙多了,但是我们能说自己的孩子比康熙有能力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5
皇帝说:我八岁登上皇位,就知道要努力学习。小学时教我的是张、林两位内侍,他们都是明朝时的读书人。他们主要教我儒家经典,然后才教写诗、作文。
等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我更加热爱学习,每天开始处理政务之前,五更就开始读书。傍晚处理完政务,又开始听讲、讨论、思考,竟然由于过度劳累,导致痰中带血,即使这样,也从来没有放弃。我少年时就是这样学习的,而且还酷爱书法。翰林沈荃素曾教我书法,他学的是明朝人董其昌的字体。张、林两位内侍也见过明朝时的书法名家,也常常指点我。我的书法和平常人不同,就是这个原因。
第2个回答  2012-03-18
我8岁登基,就知道努力学习,小时教我的是张、林两位内侍…………………………
第3个回答  2012-05-09
可以去这个网站参考www.ahtv.c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