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与仲裁的关系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一】:民事诉讼法涵盖的是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规范总称,而仲裁法则是关于调整仲裁法律关系的规范总称。
【法律分析二】:在民事诉讼中,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这意味着当事人可以启动一审和二审程序来解决民事纠纷,甚至还可以针对生效判决提出申诉申请再审。相比之下,仲裁遵循的是仲裁终结制,一旦仲裁程序结束,争议便得到最终解决。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案件在仲裁庭作出一次性裁决后即进入执行阶段,不存在第二次裁决,当事人也无法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三】:仲裁基于双方事先的协议,无协议则不产生仲裁。而民事诉讼则不强制要求协议,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即可启动诉讼程序。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相应义务。如有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订立仲裁条款或在纠纷发生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若一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告知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原告坚持起诉,法院将不予受理,除非仲裁条款或协议存在不成立、无效、失效或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等情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