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解释词语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勃然大怒解释词语的意思是形容人突然变脸愤怒至极的样子;形容人突然间变得非常生气,很愤怒的样子。

勃然:突然变脸;大怒:非常愤怒。勃然大怒通常用来形容人突然很生气的样子。

词语起源:

勃然大怒的典故初始起源于东汉班固的著作《汉书谷永传》,文中描述“是故皇天勃然发怒。”这个典故出自真实的历史事件,三国时期,曹操谎骗徐母将其捕获并要挟孝子徐庶归顺曹操。

最后徐庶因母亲落入曹操之手不得已离开刘备归顺曹操,他的母亲知道真相后非常愤怒,于是这个成语便被用来形容人获知真相后突然愤怒的样子。

原文为: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胄,汝既事之,得其主矣。

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母自转入屏风后去了。少顷,家人出报曰:老夫人自缢于梁。

勃然大怒例句:

1、四大郎看到甄嬛穿着纯元的旧衣,勃然大怒,并令甄嬛思过后转身离开。

2、领导得知他们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时,勃然大怒。

勃然大怒相关词语:

近义词有勃然变色、大发雷霆、怒发冲冠、暴跳如雷;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很生气的样子。反义词有和颜悦色、欣喜若狂、喜笑颜开等,而和颜悦色等词语则是形容人性情温和,心情愉悦的意思。

勃然大怒典故背景:

徐庶因母亲落入曹操之手而不得不离开刘备归顺曹操,这是历史的真实,不过其过程却与小说中的描述有着巨大的差异。按照小说的说法,徐庶离开刘备的时间是在新野之战之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