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体裁是什么

如题所述

《西江月》是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西江月》调名源于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兹以柳永词为准。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沈义父《乐府指迷》:“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第二、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侧声韵,如平韵押‘东’字,侧声须押‘董’字、‘冻’字方可。”《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须用对仗。


词牌格律

格一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¼â—â—â—‹½â—ï¼ˆå¥ï¼‰¼â—‹½â—â—‹â—‹ï¼ˆéŸµï¼‰¼â—‹½â—â—â—‹â—‹ï¼ˆéŸµï¼‰½â—½â—‹½â—ï¼ˆå¶ï¼‰
  ¼â—¼â—‹½â—ï¼ˆå¥ï¼‰½â—‹½â—â—‹â—‹ï¼ˆéŸµï¼‰¼â—‹¼â—â—â—‹â—‹ï¼ˆéŸµï¼‰¼â—½â—‹¼â—ï¼ˆå¶ï¼‰

西江月--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兽镮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恹恹难觉。
  好梦枉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格二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
  ●●○○●●(叶)○○○●○○(韵)○○●●●○○(韵)○●○○○●(叶)
  ●●○○●●(叶)●○○●○○(韵)●○●●●○○(韵)●●○○○●(叶)

西江月--苏 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格三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句)●○●●○○(平韵)●○●●●○○(平韵)○●○○○●(叶)
  ○●○○○●(句)●○○●○○(换平韵)●○○●●○○(平韵)○●○○○●(换叶)

西江月--吴文英
  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玉奴最晚嫁东风,来结梨花幽梦。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

格四

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
  ●●○○○●(仄韵)○○●●○○(平韵)●○○●●○○(平韵)●●●○○●(仄韵)
  ○○●●○○●(仄韵)○○●●○○(平韵)●○○●●○○(平韵)●●○○●●(仄韵)

西江月--欧阳炯
  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浅沙汀上白云多,雪散几丛芦苇。
  扁舟倒影寒潭里,烟光远罩轻波。笛声何处响渔歌,两岸苹香暗起。

格五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句)●○○●○○(平韵)●○○●●○○(平韵)●●○○(逗)○●●○○(平韵)
  ●●○○●●(句)●○●●○○(平韵)●○○●●○○(平韵)●●●○(逗)○●●○○(平韵)

西江月--赵以仁
  夜半沙痕依约,雨馀天气溟濛。起行微月遍地东,水影浮起、花影动帘栊。
  量减难追醉白,恨长莫尽题红。雁声能到画楼中,也要玉人、知道有秋风。


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仄;“○”:平;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