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寒来晓夜凉”出自哪首诗?

如题所述

“处暑寒来晓夜凉”出自《二十四节气·七律诗》。

原文:

处暑寒来晓夜凉,结实壮粒草棵忙。 

红缨擎炬青纱帐,佳果招人赤土冈。 

堤上花生才进院,村前玉米又登场。 

满川糯稻休焦躁,雁叫三巡劳入仓。

扩展资料: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8-17

处暑寒来晓夜凉”出自《二十四节气·七律诗》。

【原文】《二十四节气·七律诗》

处暑

处暑寒来晓夜凉,结实壮粒草棵忙。

红缨擎炬青纱帐,佳果招人赤土冈。

堤上花生才进院,村前玉米又登场。

满川糯稻休焦躁,雁叫三巡劳入仓。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处暑简介】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尽管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北京地区白昼的时间也减少到了13小时25分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