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哈尔的移动城堡》,影片究竟想表达什么?

如题所述

《哈尔的移动城堡》强调了爱情、自我发现、和平、内心的封闭和打开等主题,通过故事和角色的发展,向观众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启示。

相信大家都看过《哈尔的移动城堡》,豆瓣高达9.1的评分,同时它是宫崎骏比较满意,而且也比较难理解的电影之一,今天带大家读懂这部电影,电影中有大量隐喻,我们来一起看看。

一、先认识故事主人公——苏菲

故事里的主人公苏菲是整个故事里最好理解的人物,影片揭示了她的内心变化历程,这个过程就体现在苏菲是如何从一个老太太重新变成了一个姑娘。苏菲是个怎么样的姑娘呢?

用现在的话讲,叫做佛系禁欲少女,对于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情保持着漠然和无所谓的态度,包括她自己。

这个年轻美丽的女孩儿却带有一颗苍老的心,其他的女孩儿叽叽喳喳地要出去玩儿,苏菲却安安静静地在做帽子,其他女孩儿在讨论“吃心魔”男孩哈尔,苏菲在做帽子,其他女孩都走光了,苏菲依旧在做帽子,不是他对帽子爱得深沉,而是他对其他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从苏菲的衣着打扮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颜色单调,古板老气,与其说是个少女,更像是个老婆婆。而她与妹妹的对话则更能体现出她的内心。

妹妹担心她被魔法师哈尔吃掉心,她则说道,哈尔只吃美女。言外之意,自己根本就不是美女。但是苏菲真的不是美女吗?如果她真的不是美女,也不会在小胡同里遭到大兵的调戏了。

当妹妹问她真的打算一辈子做裁缝吗?苏菲一样给出了无所谓的回答,可见她在这个世界上一直都是在为别人着想,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此时苏菲的心理年龄是苍老的。

二、苏菲被荒地魔女变成老太太

荒地魔女将苏菲变成了一个老太太,更像是苏菲的外表年龄和心理年龄和二为一,换作是一般的姑娘,估计发现自己变成了老太太就要精神崩溃了。

可是苏菲几乎只用了一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甚至说出当个老太太也没什么不好这样的话。当时我还在想,这个姑娘心态可真好。如今看来,一个老婆婆就是苏菲当时心理年龄的真实写照,所以他可以表现得如此淡定。

苏菲选择了自我放逐,阴差阳错下,他住进了哈尔的移动城堡里,成为了城堡的清洁工,与哈尔哈尔的小徒弟火魔卡尔西法一起生活。从此开始,荒地魔女对苏菲下的诅咒似乎起了变化。

我们发现苏菲的外貌,年龄逐渐起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90岁老太太,有时候会变成50,60岁,比如说他在生气之后进行大扫除,又或者是观赏着城堡外美丽的景色时,甚至熟睡时,直接变成了姑娘的样子,因为在熟睡中她也有着五彩斑斓的幻梦。

在观看影片时,我一直在注意苏菲的年龄变化规律。我发现苏菲在变得年轻时,似乎总是与哈尔有关,与哈尔吵架后站在雨中大哭,为了哈尔在宫殿中与莎莉曼据理力争。

这时苏菲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女孩儿的样子。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从前的苏菲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漠不关心,没有什么情绪的波动,不会欢喜,也不会悲伤,更不会为了自己或者他人情绪激动而住。

三、苏菲因为爱情,打破魔法

进了哈尔的城堡之后,苏菲开始有了心理的变化和情绪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男主人公哈尔,所以魔法的解除。因为什么呢?因为爱情。

在影片的后半段,这种变化表现得更加明显。哈尔离开之后,苏菲拼尽全力保护家人,这时的苏菲表现得坚强,勇敢,果断,聪明,毫不怯懦,和之前在帽子店里那个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的苏菲判若两人,这样的苏菲怎么会是个老太太呢?

所以这时的苏菲就完全恢复成了一个少女。最终,当苏菲穿越到哈尔的少年时代,发现到哈尔这些年苦苦等待的就是他的时候,那种爱情的火焰疯狂地燃烧了起来,这时的苏菲内心不再苍老和荒凉,所以魔女的魔法自动就解除了。

其实苏菲与其说是不想,更多的是不敢,苏菲的骨子里有种自卑,这种自卑让她在进行人生选择的时候总是退缩。苏菲很漂亮,可是她自己却从来不知道。在宫殿中,她为了哈尔和莎莉曼据理力争,此时的她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少女,却因为问她是否与哈尔在谈恋爱,瞬间就被打回了原形。

在哈尔的叔叔为他留下的小屋前,苏菲本已经接近了哈尔的心里,接受了他的爱意,却在关键时刻退缩,重新变回了老太太。本质上,苏菲变年轻的过程,也是她找回勇气的过程。

四、关于主人公哈尔的解读

关于男主人公哈尔,要读懂她,就要读懂移动城堡和火魔卡尔西法,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三者就是一体的。卡尔西法是什么?没看过原著的人可能看不懂哈尔童年的遭遇。

那时候天上掉下来一颗流星,正落在了哈尔的手里,哈尔吞下了这颗流星,并把自己的心脏交给了流星,于是便诞生了火魔卡尔西法,所以卡尔西法本质上就是哈尔的心。

而所谓的契约是哈尔把心交给了卡尔西法,而卡尔西法要为哈尔建立一座移动城堡,所以移动城堡本质上也是哈尔心灵的外化,而卡尔西法可以开动城堡,以及后来逃跑时重建城堡都无疑印证了这一点。那么故事就变得有趣了。

影片开始时,我们就知道哈尔的城堡是一直在移动的,这象征着哈尔的内心一直在漂泊,从来都是居无定所。开头的时候,姑娘们交流说哈尔会吃人的心,事实上呢,看过影片我们都知道,他是个善良的人,那么谣言是谁散播出去的?我想便是哈尔自己。

哈尔是宫崎骏所有电影中最帅的男主,这样的男孩儿怎么可能没有女孩喜欢呢?可是哈尔却没有喜欢别人的能力,因为他的心是空的,可是他的内心越觉得空,就越是需要爱情,所以他交了很多女朋友,但是最终却给双方带来了伤害。

卡尔西法也说他因此意志消沉,于是他自己就放出了哈尔吃人心这种恐怖的故事,以此来吓退想要接近他的女孩儿。

此时哈尔德内心里一片荒芜,直到他闯进来。这个人就是苏菲,而且是老太太苏菲。如果说当时的哈尔没有爱一个人的能力,那么苏菲同样没有,可是他却有创新哈尔内心的能力。

要知道,哈尔建立起这个移动城堡就是不想让人轻易靠近,但是苏菲却能发现并轻易地进入其中,连哈尔的小徒弟都免不了惊讶。

同样,火魔卡尔西法作为哈尔内心的外患,同样接纳了苏菲,要知道火魔平时除了哈尔是不会为了任何人工作的,而哈尔在见到苏菲第一面时,仿佛苏菲那么自然的就应该出现在自己的城堡里,没有任何排斥。

那一刻,他也许已经等了很久,他为苏菲准备了一顿无比丰盛的早餐,连小徒弟都说好久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早餐了。也许在苏菲来之前,他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燃起精心准备一顿早餐的热情。

而苏菲一开始在哈尔城堡中充当的角色是什么呢?——清洁工。苏菲是哈尔城堡的清洁工,自然也是哈尔心灵的清洁工。

城堡里的脏乱差也显示了哈尔蒙尘的内心,一开始的苏菲毛手毛脚,甚至差点将包裹着哈尔心脏的卡尔西法弄灭,连哈尔都有点意见了。

在电影中,苏菲夸赞卡尔西法真的了不起,卡尔西法像个被夸奖过的小朋友,迸发出了极大的能量。可能在电影里,作为实体人物的哈尔是一个情绪不外化的人,那张精致漂亮的脸和华丽的外表更像是他的保护,而真正体现着他的内心情感和情绪的地方,恰恰是城堡和卡尔西法。

宫崎骏正是用这两个具象化的东西显示了哈尔内心的变化,像刚刚相爱的两个人闯进到了彼此的内心,为了对方的夸奖而沾沾自喜,却也会不自觉地伤害到对方。

电影中苏菲清理了哈尔的浴室,哈尔引以为骄傲的头发,导致哈尔情绪崩溃。要知道哈尔外表光鲜华丽,内心却是脆弱敏感,而内心越是脆弱敏感,就越是需要外表的华丽维持内心。

苏菲不仅闯进了他的内心,还弄坏了他引以为自豪的外在,在自己心爱的女孩面前出丑,难怪哈尔会大叫不活了。而苏菲此时的表现同样是让人感动,如果之前他对哈尔还沉浸在对王子一样的倾慕里,这时候看到了哈尔脆弱的情绪化,可怕的一面。她却没有被吓走,而是重新走回了哈尔德内心里照顾他。

于是她得以进入到了哈尔德卧室。在这里,哈尔的内心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整间房间里放满了精致的挂件,很漂亮,体现了哈尔内心对美的追求。

而这里所有的挂件都是为了防备荒地魔女的,这又体现了哈尔内心极大的不安全感,即使在睡梦中,他都是在实施防备的。卧室是一个最需要安全感的地方,但是哈尔德卧室里即使挂上了这么多守护的东西,他一样感到不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哈尔的床上还有两只毛绒玩具,可见他其实还带着孩子气。这样的一个人如何不让人心疼呢?在皇宫戏份中,还让苏菲冒充自己的妈妈去检查沙里曼,并保证自己会在一边保护她。

苏菲一路在推测到底哈尔会变成什么呢?最后他锁定了一条狗。看到这里我差点乐了出来,哈尔那么骄傲的一个人,居然会为了心爱的女孩变成一条狗,还是一条老狗。

当然了,后来发现是自己想多了,哈尔那么骄傲的一个人,一定要变成一个称得起他身份的人,他变成了国王。在一番磨难之后,两人逃了出去,而又经历了种种,两人的感情愈加深厚。

哈尔的内心终于不再那样荒芜和封闭,他甚至接受了荒地魔女和老师莎莉曼的狗,进入到了自己的城堡,也终于有了一个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的理由。于是她决定离开移动城堡,并把家搬到了苏菲生活的小镇。

五、影片背后想表达的意义

宫崎骏的电影和原著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反战的题材,众所周知,宫崎骏是一个坚定的反战人士,而电影设计的背景恰好又是战争,哈尔每天的工作就是去阻止战争。

我们看一下哈尔的出身,哈尔是国家头号魔法师沙里曼的关门弟子,沙里曼曾经说过,在这个国家里不允许出现不为政府服务的魔法师。在哈尔斯,从沙里曼前曾经发过誓,我想发誓的内容就是为国尽忠之类的。

所以大家想一想,这样的情节多么像是二战的日本,孩子们被驱赶到了军校里,宣誓要为国征战,毕业后马上就投入到了战争中。如果有个孩子生出了向往和平的思想,马上就要被当作异类,被冷落,被孤立,被视作精神病,甚至被处死。

哈尔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向往着和平,憎恶战争,可是这样的想法却不被世人所容,于是他自我放逐,凭借着自身强大的能力离开了他生活的世界,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进行着孤独的战斗。

这样的战斗是多么的孤独啊,哈尔为了忍受,只能将自己的内心紧紧地封闭起来,而火魔卡尔西法就是他为自己内心设计的屏障。

所谓与卡尔西法的契约,就是不再理会别人的流言蜚语和攻击,但是代价是内心无法再信任别人,牢牢地封闭起来。

后来因为不断地受到攻击,于是他为内心建立了城堡,再后来,城堡也抵御不了这些攻击,他甚至为自己建立起了移动城堡。在苏菲到来之前,哈尔近乎崩溃,每一次战斗回来,他都是疲惫不堪,甚至卡尔西法说的多多的那个,这象征着哈尔即将被自己的孤独吞噬。

只有一个真正爱他,理解他,懂他并支持他所做一切的人才能真正拯救他。幸而苏菲来了,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结局。而不知道正真实战斗在生活中的大家们,你心中的苏菲有没有出现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