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道、府和节度使到底是怎么样的,有何依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7
李世民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行政区划改革。在贞观元年,他将州县进行大合并,并根据地理特征,将全国划分为十道。这些道如下:
1. 关内道:涵盖今天的陕西中北部、甘肃陇东以及内蒙古河套等地。
2. 河南道:包括今天的河南、山东二省黄河以南,江苏、安徽三省淮河以北的地区。
3. 河北道:涉及河北长城以南、河南及山东二省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4. 河东道:覆盖今天的山西全省与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之间的地区。
5. 陇右道:包括今天的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的地区。
6. 山南道:涉及今天的四川东部,陕西、甘肃南部,河南西南部、湖北西部的地区。
7. 淮南道: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苏、河南三省淮水以南,以及湖北东部长江以北的地区。
8. 江南道:涵盖今天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省,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及贵州东北部的地区。
9. 岭南道: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二省和越南东北部的地区。
10. 剑南道:涵盖今天的四川中部和云南北端。
由于江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后来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山南道则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此外,在关内道长安附近增设京畿道,河南道洛阳附近增设都畿道。这些调整使得十道变成了十五道,并设立了采访处置使,成为州以上的固定一级行政区。
唐代的行政区划还包括“府”,这是唐玄宗时期设置的,与州同级别,旨在提升某些地区地位。唐末已有十个府,包括京兆府、河南府、凤翔府等。此外,还有都督府,管理国内重要地区,都督兼管军民,统辖数州。边疆则设有都护府,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节度使是唐代的一种军事职务,拥有全权调度之权。《资治通鉴》记载,景云元年,薛讷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此为节度使名之始。节度使制度形成的重要原因包括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兵制从府兵制向募兵制转变,以及唐代边疆形势由攻转守。开元天宝年间,设立了缘边节度使,后来形成十个节度使区。辽金元等朝代也仿照唐制设置节度使,但地位不如宋朝使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