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自立,自主什么意思?

各有什么区分,不同

自理:各种生活行动可以自己做。
自立:经济生活不依靠他人,自己就能支持。
自主:主动做想做该做的事情。
举个例子:一个向家里要生活费的学生,生活其他方面不需要家人操心,就是实现了自理;若是他毕业赚钱或者兼职赚钱足够养活自己,就实现了自立;想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并主动行动,就是自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6

导读:怎样理解国学内容、学习国学的次序、“书包误”、例外的学习方法

怎样理解国学内容


    1. 首先,是字面意思,无需过多附加的含义;

    2. 然后,是结合前后理解,前后句,前后段落,通篇、整本书,先单一理解,再综合理解,再分解理解;

    3. 其次,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注解,包括作者当时的情况、当时的社会、作者的意图、可参考的其他相关资料;

    4. 再然后,是保留今天的注解,比较不同的著作,比较后,分层次(知识没有优劣,只有深浅层次不同,基于上一点),综合本人的理解、其他人的理解,去杂取意;

    5. 最后,是古学今用,用现在的社会条件,演化可用之处,尝试升华,实践测试,灵活奉行。

    “不求甚解”是误传,有两种表现:

    1. 一种是简单拿来用,不附加其他的注解,实用性;

    2. 一种是去杂取义,过滤多余的附注,采用适合某个时期的注解,其本人保留了学问和知识的完整性。

    学习国学的次序

    幼时儿歌级。包括说唱戏礼,像“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又如四库中“集”包含了律、绝、令等简单明快的这样语句,你还可以辅以一些小故事、游戏、活动,如梁祝、登高、猜谜、做灯笼、画图。

    无形中锻炼了说话、表现和好奇心,好玩又押韵,修饰工整,音美、景美就赋予想象力和便于记忆。同时传递和表达情感,练习腔调,敢于表演表现,因为好玩和欢快,故学习效率非常高,也不累。

    所以“人”的功能正式从这里开始赋予的,教育家提出用国学培养“完美人格”的依据也在这里,国外富家子弟学习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小学百家姓、三字经级。开始以“篇幅”为单位接触国学。了解有其他姓氏,扩大知识容纳空间,三字经小故事多,简单到可以明理见义,有说服力,也丰富了见识。

    并且篇幅典故之间,有简明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这样生动形象的教材去哪里找?也只有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历史沉淀和优势。内容可以表演,又可以互动,同时培养的意志力和学习力。也可以辅以国画、乐玩、唱腔,不自觉的就强化了动手、操作、美声的能力,当然首先是孩子要逐渐实现自理,小帮帮家庭之类的。

    初中弟子规级。弟子规本身,在今天不少人诟病(压抑和疏导),但有人用它来管理企业,其实是升级版。因为在古代,弟子规也是用来教导十来岁即将离家自谋生活的孩子的。

    弟子规的内容,已呈现逐渐抽象、概念化,又有训导、规范的形式,是开阔思维、新思维定义的需要,更是处于性格塑造期的急需,梳理了人伦家国的关系,个人养成的关系,培养并开始了个人个体的意识,自主、自立、家庭、人际的观念逐渐树立。

    是故不明就里的人,有些家长抗拒弟子规,孩子也抗拒弟子规,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这几代家长还很需要学习。当然有些内容应当切换背景,重新注解。

    当然,如果有一两件国学爱好,对小孩成型过度,能有很大帮助,跟一般孩子稍显气质。

    高中基础、文艺级。诗、书、礼、乐、论语、道德经,都可以读一读,固中有文有理、有碎片又自成体系,能够自掘乐趣,又能广泛联系起来,浅读也可以,深读也可以。

    “整本书”地接触国学,理解能力、系统性思维也逐步成型。沉淀积累后会有明显的体现,行为举止、谈吐条理,处理事务更具有深度和系统性,开始有了“方法论”的立体意志。从这也能看到,教育家们说的国学培养“完美人格”的切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这时,如果没考上大学,他的思维能力也是不弱的,说话办事也能体现一定的水平和学问。如果有一两件坚持的爱好的话,可以看到一定的水平,为下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

    大学系统级。完善已有系统性认知,深造细究,更有方向,社会组织、天文地理、文字修辞、辩证哲学、伤寒药理、书画技艺等等。可以针对性的学习,也可广泛学习,比如读史,有人为了探究历史真相,有人为了草药的运用,有人为了考证禅理。

    共同的是:求什么,就是什么,得到什么成就,并反映出不同的气质(相)。

    中华文化

    “书包误”

    草包、饭包,还有书包,都是“误人生”,又称“书包误人生”。意思就是,被塞满了书的人,由“书包”造就的假“小老头”,情况有2种:

    1. 年纪不到,狂读猛背,数量庞大,但神经、感情是麻木的,这是“起跑线上”错误认知一,塞数量;

    2. 年纪和阅历不到,强行“理解”和消化,不符合大脑和情感过程发育规律,甚至是破坏规律,这是“起跑线上”错误认知二,塞质量。

    其实,人的成长有一定的过程,自理、自立、帮助家务、接触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学国学也一样(同上,学习国学的次序),从小好玩,多练,小故事就有兴趣,生动形象有就有想象力,初中开始要规范,高中有系统性思维,大学深造,急不得。

    书包容量和状态是慢慢变化的,放不下、没有弹性的时候,使劲塞,就会塞坏。所以,不能这么做,给孩子预留活泼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家长要注意,大人自己学习也要注意,读书养气育志,是慢慢培养的,不然“来得快,去得也快”,之后就自暴自弃了,因为容器坏了。

    例外的学习方法

    国学强调治学,讲究循序渐进、实事求是。一直是先由文字、音韵、训诂等入手,而后才学“史学”,再由“史学”而入“经学”,这是一般摆在面前繁多材料通常选项。

    但是,传统文化也有道、器、艺的分别,简明地说,就是传道、传法,还是传技的区别。

    “传道”无形定,胡吃乱喝全学一通,然后说一个概念,你自己去领会,没有一定资质的人,难有成就,学成有大成就。

    “传法”有系统,比较辛苦,勤学苦练,成功概率高一点。

    “传技”一招半式,几招几式,技艺如何,成就如何,全凭个人发挥。

    不论传道、传法,还是传技,除了师从关系,成就如何都在于个人。那么道、器、艺择一学之,你可全学而得一招,几招得一招,或是就凭一招。

    琴棋书画、舞狮皮影、说学逗唱、观堪雕织、茶武园商、针草推拿等,可为一生。一部论语可用一生,一部道德经也可以为一生,省去了繁杂,反复读解,奉行不止,论证完善。也可一字解万法,躬行实践。

    这是我们学习国学,例外的方法,分门别类,择一而学。

    感谢读者!

    背景时间:2018-2-21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1-12
自理:各种生活行动可以自己做。
自立:经济生活不依靠他人,自己就能支持。
自主:主动做想做该做的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