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借口辞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题所述

在历史上,况且就要离开高安县了,刘基心里真有些舍不得,毕竟他在这里拼搏奋斗了好几年,这里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如今以这种方式离开,不仅窝心,而且汗颜。对不起了,高安县的父老乡亲,我刘基让你们失望了。刘基来时身无长物,为官这几年又两袖清风,所以,行装极其简单背起行囊,在一个早晨离开了高安县。我们继续往下了解一下吧!

正如他悄悄地来,又悄悄地离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天边的一片云彩。当高安县的黎民百姓知道“刘青天”离开后,都深悔不已。虽然他们知道没有办法挽留住刘基,但安慰一下也好呀,送上一把万民伞或敬上一杯薄酒,暖暖刘基的心,总比让他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要好得多。再看刘基,他虽然怀疑元朝的官场一般黑,但还抱有那么一丁点希望,也许省城南昌的风气会好一些,自己能有机会继续实现自己最初为官的梦想。

但行省职官掾史这个职位更让他越来越没脾气了,整天替人抄抄写写,实在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如同皇帝老婆被打入冷宫,政治生命基本上算结束了。而且刘基所见的都是黑暗肮脏,无耻龌龊,让人干哕不止。在让自己厌恶的环境里生存,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啊。这样的日子简直是在浪费生命,刘基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但他却看不到一点儿希望,报国无门的绝望快要把他逼疯了。所人绝对不能这样活与其行尸走肉般喘气,还不如痛痛快快来一刀。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刘基寻找着发泄口,要把内心的郁闷全都倒出来。一场秋雨过后,凉意十足。在一家酒馆,三个年轻人饮酒正酣,碰杯声,说笑声,吟诗作赋声,好不热闹。一人是郑希道,很有才华,被世人认为“才识天下冠”;还有一人叫钱士能,为人正直豪爽,是官场中少见的千才;第三个人正是刘基。这三人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因为志同道合,经常聚在一起。因为对官场的黑暗都心怀不满,所以发发牢骚,议议国事是常有的事儿。既有良辰美景又有美酒佳肴,这三个不得志的人,可以借此机会大饮特饮,消除心中的块垒,发泄一下郁闷情绪。男人喝酒总是越喝越多,越喝越愁。曹孟德曾说:“何以解忧,唯有第意初入仕途小试牛刀杜康。”于是,转眼间,数杯烈酒已经下肚。酒喝多了,话就多了。把心中憋着的话都说出来,就舒服多了。

这三人从晌午时分一直喝到日落星沉,兴尽方回,个个都是酩酊同是天涯沦落人,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就是在自己事业低潮时,有几大醉。个朋友陪在自己身边,但这对刘基来说,也是一种奢望。三个同病相怜的人虽然暂时发泄了内心的怨气,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久,这股怨气集中爆发了。郑希道任满后,改授泉州录事。后来因为与上司不合,拂袖而去,离开江西到京城游学去了。接着,钱士能也因为与同僚不合,辞官而去。眼见昔日好友都潇洒地远离官场,干自己想干的事,刘基也感觉到如果再在官场待下去实在是无趣,便也有了辞官的念头。官场再黑暗,当公务员也是个铁饭碗,如果辞职,不仅仕途就此终结,而且能否衣食无忧还不能打包票。是继续在官场混口饭吃,还是勇敢一些,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奔向未知的前程,这是个问题。

到了该做决断的时候了,虽然为官更容易为民办事,但不见得就只有这一种途径。再说,想在黑暗腐败的官场办一些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会受到多方的掣肘,那是非常难的。所以,与其在官场勾心斗角,还不如另找途径。地球离了谁都还会转动,元朝的官场也不缺我刘基一个人。走了我。就这样,倍感寂寞的刘基做出了辞官的决定,并于至元六年(13基,自会有一个萝卜来填这个坑。年)呈上辞书,挑上一担行李,远离了勾心斗角的官场在江西官场的五年,自己如同一匹孤狼般奔波,虽然有些疲惫劳累事事不尽如人意,但内心却是充实的,因为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因为尽力为百姓办了一些实事。但好官难做,尤其是当时的大气候不允许你为国为民。

刘基在江西为官时,元朝廷中一直是由权臣伯颜操掌朝纲,直到刘基辞官这一年二月,他才因为“专权自恣”被罢免官职,三月在流放途中因病去世。在伯颜掌权期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各地“强盗”越来越多,起义也是接连不断,还流传有这样的民谣:“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天下要大乱了。

元朝统治者害怕了,便禁止民间私藏军器,试图用这种高压方式来摆脱眼前的困境。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虽然造反是掉脑袋的事情,但当老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时,就会冒险走这条路毕竟,无论怎样都是死,何不壮烈一回,没准还能杀出一条血路。整个元朝形势就是这样,江西也不例外,刘基在江西待着比较费劲,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你们对此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其实说起刘伯温来,可能很多人都会清楚,作为朱元璋打天下的智囊之一,可以说少了刘伯温的话,朱元璋争霸天下的道路,不知道还要曲折多少,在朱元璋征讨天下的过程之中,刘伯温不断的出谋划策,使得朱元璋能够凭借弱小的兵力旗开得胜。
刘伯温作为几乎和诸葛亮快要齐名的谋士,一度名扬千古,甚至后世传说之中,有关刘伯温的事迹也越来越神,甚至说他能够未卜先知,趋吉避凶,而且甚至还有刘伯温的烧饼歌传下来,成为他预言天下大势的代表作品,当然如果刘伯温真的如此神奇的话,他们他就应该知道跟随朱元璋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登基以后,曾经有过屠戮功臣的行为,除了个别几个,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加起来株连的功臣多达上完人,为了给自己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太平天下,朱元璋不惜千夫所指,虽然刘伯温并不是在此案件之中被株连的那个人,但是却也和他有关系。


其实在朝廷之中,一开始就形成了两大派,朱元璋手下之中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江派,双方你争我夺,只不过在最后的角逐之中,他们没有赢家,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始终都在皇帝朱元璋的把握之中。


刘伯温最先失败,当然他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懂,相反正是因为太懂,官场的厚黑学,朱元璋从他那里学了不少,因此也对他最为忌惮,刘伯温也无奈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教书育人了此残生,只不过既然已经踏入这条道路,除了死,没有别的重点。


刘伯温去世也是颇具谜题,据说当时他正在生病,是胡惟庸奉皇帝的命令,带御医去看望刘伯温,但是没想到刘伯温在经过御医看了以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后来胡惟庸倒霉以后,这件事情也成为了他的罪状。


当然也有人怀疑,是朱元璋背后搞的鬼,据说就在刘伯温辞官归隐的时候,朱元璋破天荒的送了一个枕头给刘伯温,一开始刘伯温根本就不明白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就这样一路走回家中,晚上睡觉的时候,刘伯温这才明白含义。


原来这是皇帝在警告他,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既然你已经更主动退出去了,就不要再回来了,你要是想搞事情,到时候就别怪我不留情面,可惜的是虽然刘伯温聪明了一辈子,但是却始终没能掌握着悬在头顶的屠刀,无论是被害死,还是病死,刘伯温这一生都没有能够逃脱。
第2个回答  2020-11-11
刘伯温号称第一谋士,对明朝开国有很大功劳,为何朱元璋不重用他

懂历史的朋友一定很清楚刘伯温这个人物,他是明朝开国功臣,同时又是一位经天纬地的政治家。后世的人们总是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刘伯温的才能确实不凡。刘伯温不但熟读四书五经,还精通周易,善用卦象算命。除此之外,刘伯温还是个文学家,他做的诗词多是同情贫苦百姓的作品。

朱元璋造就听过他的名声,在创业初期,花了一番功夫才将他请到身边。刘伯温刚做朱元璋的下属就将统一天下的作战方针告诉了他。朱元璋大喜,认为有这样的人才为自己效力,平定天下指日可待。朱元璋出征之时,常常要刘伯温伴随其身旁,要他帮自己制定战术。因为刘伯温的效命,朱元璋将周围的敌人逐一消灭,并最后得到天下。
刘伯温既为明朝开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精通周易,擅长算命。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才在建国之后,应该得到皇帝的重用。即使不重用,朱元璋也应该大肆嘉赏他。可是朱元璋却仅封了一个“诚意伯”给刘伯温。诚意伯并不是什么高级爵位,连侯爵都不是,只是一个最次等的子爵。刘伯温在朝中的官职也仅仅是御史中丞。这个职位放在后世也仅仅算个厅级干部,相比于宰相的官位差太远了。

为何刘伯温得到的封赏如此少呢?到底是朱元璋故意压制,还是另有原因。其实,朱元璋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最依仗的不是谋士文官,而是武将。所以在封赏之时,朱元璋尤其照顾上阵杀敌的将军。所谓的“开国六公”,也就是明朝官方宣称开国功劳最大的六个人。这六个人中只有李善长一人是文官,其余的都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军。为何李善长是个文官,却能够位列“六公”之一,而且是六公中的第一位呢?
其实,朱元璋最信任的臣子就是李善长,别看李善长是个文官,平时打仗的时候,他只是处理后勤问题。但是在朱元璋的心里,他才是最可靠的臣子。正是因为这个相信,所以李善长能够位居宰相。刘伯温虽然劳苦功高,但是毕竟不是朱元璋的心腹,所以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点照顾。明朝第10个皇帝朱厚照就因为刘伯温功劳卓越,觉得太祖亏待他了,于是加封他为太师,并追谥“文成”。

其二,刘伯温被后人夸张化了,他对朱元璋的帮助并没有大众想象的那么多。跟着朱元璋从头创业到尾的是李善长等同乡人,而刘伯温只是半道出家的同伴。在刘伯温加盟明军的时候,朱元璋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刘伯温的加盟也只是锦上添花,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刘伯温虽然一直随军出征,但他的官位仅仅是个参谋。
第3个回答  2023-05-15
他以陶渊明为榜样,自觉地放弃官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刘基认为,官场上的功名利禄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真正的快乐与自由在于心灵的净化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追求自由的决心。
第4个回答  2020-11-12
嗯,他这个历史上有这一个事情,他辞官能告诉会让他等所做的一切付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