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绝句
杜甫 〔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写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5
“哦。”随口的应了下来,换了一身衣衫,萧炎走出房间,对着房外的一名青衫老者微笑道:“走吧,墨管家。”

望着少年稚嫩的脸庞,青衫老者和善的点了点头,转身的霎那,浑浊的老眼,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惋惜,唉,以三少爷以前的天赋,恐怕早该成为一名出色的斗者了吧,可惜…

跟着老管家从后院穿过,最后在肃穆的迎客大厅外停了下来,恭敬的敲了门,方才轻轻的推门而入。

大厅很是宽敞,其中的人数也是不少,坐于最上方的几位,便是萧战与三位脸色淡漠的老者,他们是族中的长老,权利不比族长小。

在四人的左手下方,坐着家族中一些有话语权且实力不弱的长辈,在他们的身旁,也有一些在家族中表现杰出的年轻一辈。

另外一边,坐着三位陌生人,想必他们便是昨夜萧战口中所说的贵客。

有些疑惑的目光在陌生的三人身上扫过,三人之中,有一位身穿月白衣袍的老者,老者满脸笑容,神采奕奕,一双有些细小的双眼,却是精光偶闪,萧炎的视线微微下移,最后停在了老者胸口上,心头猛然一凛,在老者的衣袍胸口处,赫然绘有一弯银色浅月,在浅月周围,还有点缀着七颗金光闪闪的星辰。

“七星大斗师!这老人竟然是一位七星大斗师?真是人不可貌相!”萧炎心中大感惊异,这老者的实力,竟然比自己的父亲,还要高出两星。

能够成为大斗师的人,至少都是名动一方的强者,那样的实力,将会让得任何势力趋之若鹜,而忽然间看见一位如此等级的强者,也难怪萧炎会感到诧异。

老者身旁,坐有一对年轻的男女,他们的身上同样穿着相同的月白袍服,男子年龄在二十左右,英俊的相貌,配上挺拔的身材,很是具有魅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其胸口处所绘的五颗金星,这代表着青年的实力:五星斗者!

能够以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成为一名五星斗者,这说明青年的修炼天赋,也很是不一般。

英俊的相貌,加上不俗的实力,这位青年,不仅将家族中的一些无知少女迷得神魂颠倒,就是连那坐在一旁的萧媚,美眸中在移向这边之时,也是微放着异彩。

少女虽然暗送秋波,不过这似乎对青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此时,这位青年正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旁的美丽少女身上…

这位少女年龄和萧炎相仿,让萧炎有些意外的,她的容貌,竟然比萧媚还要美上几分,在这家族之中,恐怕也只有那犹如青莲一般的萧熏儿能够与之相比,难怪这男子对族中的这些胭脂俗粉不屑一顾。

少女娇嫩的耳垂上吊有着绿色的玉坠,微微摇动间,出清脆的玉响,突兀的现出一抹娇贵…

另外,在少女那已经开始育的玲珑小胸脯旁,绘有三颗金星。

“三星斗者,这女孩…如果没有靠外物激的话,那便是一个绝顶天才!”心头轻轻的吸了一口凉气,萧炎的目光却只是在少女冷艳的小脸上停留了瞬间便是移了开去,不管如何说,在他幼稚的外貌下,也是拥有一个成熟的灵魂,虽然少女很美丽,不过他也没闲心露出流口水的猪哥状来讨人嫌。

萧炎的这举动似乎有些让得少女略感诧异,虽然她并不是那种以为世界围着自己转的女孩,不过自己的美貌与气质如何,她再清楚不过,萧炎的这番随意动作,倒真让她有点意外,当然,也仅此而已!

“父亲,三位长老!”快步上前,对着上位的萧战四人恭敬的行了一礼。

“呵呵,炎儿,来了啊,快坐下吧。”望着萧炎的到来,萧战止住了与客人的笑谈,冲着他点了点头,挥手道。

微笑点头,萧炎只当做没有看见一旁三位长老射来的不耐以及淡淡的不屑,回头在厅中扫了扫,却是愕然现,竟然没自己的位置…

“唉,自己在这家族中的地位,看来还真是越来越低啊,往日倒好,现在竟然是当着客人的面给我难堪,这三个老不死的啊…”心头自嘲的一笑,萧炎暗自摇头。

望着站在原地不动的萧炎,周围的族中年轻人,都是忍不住的出讥笑之声,显然很是喜欢看他出丑的模样。

此时,上面的萧战也是现了萧炎的尴尬,脸庞上闪过一抹怒气,对着身旁的老者皱眉道:“二长老,你…”

“咳,实在抱歉,竟然把三少爷搞忘记了,呵呵,我马上叫人准备!”被萧战瞪住的黄袍老者,淡淡的笑了笑,“自责”的拍了拍额头,只是其眼中的那抹讥讽,却并未有多少遮掩。

“萧炎哥哥,坐这里吧!”少女淡淡的笑声,忽然的在大厅中响了起来。

三位长老微愣,目光移向角落中安静的萧熏儿,嘴巴蠕了蠕,竟然是都没有敢再说话…

在大厅的角落处,萧熏儿微笑着合拢了手中厚厚的书籍,气质淡雅从容,对着萧炎可爱的眨了眨眼睛。

望着萧熏儿那微笑的小脸,萧炎迟疑了一下,摸着鼻子点了点头,然后在众多少年那嫉妒的目光中,走了过去,挨着她坐了下去。

“你又帮我解围了。”嗅着身旁少女的淡淡体香,萧炎低笑道。

萧熏儿浅浅一
第2个回答  2022-03-15
《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诗集《杜工部集》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下面小羲带给大家的是迟日江山丽书法,希望你们喜欢。
迟日江山丽书法欣赏:
迟日江山丽书法

迟日江山丽书法

迟日江山丽书法

迟日江山丽书法

迟日江山丽书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深感当时政治黑暗,毅然辞官,一路西下,经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居于浣花溪畔。并在那里建立草堂一座,在成都生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期间与严武结交甚密,严武荐其为剑南节度使蜀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并赐绯鱼袋。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原文: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LOVE.谢云逸

云逸书院◎有益分享
发 现 书 法 的 美 好
硬笔:第1课 横 毛笔第1讲:点的写法
硬笔:第2课 竖 毛笔第2讲:横的写法
硬笔:第3课 撇 毛笔第3讲:竖的写法
硬笔:第4课 平撇 毛笔第4讲:撇的写法
硬笔:第5课 捺 毛笔第5讲:捺的写法
硬笔1-16汇编 毛笔第6讲:钩的写法
硬笔:第17课 折 毛笔第7讲:折的写法
硬笔:第18课 撇点 毛笔第8讲:提的写法
硬笔行书6000常用字 云逸书院楷书教程
硬笔楷书5000常用字 云逸书院欧楷动态图
云逸书院行书字帖:学会这935个单字,收藏

YES!赞↘\
第3个回答  2021-03-01
绝句
作者:杜甫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3-15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宋」黄庭坚
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
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