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如题所述

70年代中期,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为普及儿童免疫纳入国家卫生计划,并于198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其主要内容为“四苗防六病”,即对七周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以及及时加强免疫接种,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

1992年卫生部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随着科技进步,计划免疫将不断扩大其内容。

扩展资料:

一、方案

1、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2、1个月月龄,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3、2个月月龄,接种(服)第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

4、3个月月龄,接种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5、4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6、5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百白破。

7、6个月月龄,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

8、8个月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9、1.5~2岁,进行百白破加强接种。

10、4岁,复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11、7岁,复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白破二联疫苗。

二、注意事项‘

1、接种的途径及剂量 不同的疫苗的接种途径、接种对象年龄及接种剂量有所不同。如果接种途径及剂量不当,不仅影响免疫效果,而且还会加重接种反应,甚至造成接种事故。因此在接种前应详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

2、疫苗禁忌证 WHO规定具有以下情况者作为常规免疫的禁忌证:

⑴免疫缺陷、恶性疾病(肿瘤、白血病)及应用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能使用活疫苗;

⑵接种对象正在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疾病,应推迟接种;

⑶以往接种疫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者,不应继续接种;

⑷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如癫痫、婴儿痉挛等,不应接种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

3、预防接种反应 

生物制品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接种后可引起有益的免疫反应,但也可产生有害机体的不良反应或变态反应。主要有以下副反应:

⑴一般反应 

接种24小时内在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有时可能同时伴有发热、头晕、恶心、腹泻等全身反应。这些一般属正常免疫反应,不需任何处理,1~2天内可消失。

⑵异常反应 

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等。这些反应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其后果很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⑶偶合病 

与预防接种无关,只是因为在时间上的巧合而被误认为由疫苗接种引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儿童计划免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7
一、宝宝目前需要接种的疫苗主要包括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必须打的,属于国家计划免疫疫苗,通常是免费接种的,比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二类疫苗不属于是计划免疫疫苗,需要自费接种包括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HIB疫苗、手足口疫苗等。
二、理论上讲如果没有接种禁忌症,这些疫苗都可以接种,是否接种这些疫苗,要根据经济条件和预防目的决定,比如手足口病疫苗价格比较高,但还是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可以大大的降低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几率,性价比是很高的,至于担心疫苗不良反应等,没有太大必要,疫苗相对非常安全。
宝宝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三、1岁乙脑疫苗—初种。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四、12岁,卡介苗—加强针。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