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正直坦荡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1. 关于坦荡正直的诗句
关于坦荡正直的诗句 1.赞颂正直的人用什么诗句
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名言警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们以人们的栽花要栽月月红,做人要做正直人。

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契诃夫

谚语或歇后语

(阳新)智要圆,心要方。

(汉川)山中有直树,世上有直人。

(长阳)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广水)人直理不弯。心正不怕邪,路正不怕鬼。

(大悟)三弯赶不到一直。恶的不怕,善的不欺。

(随州)马上的不捧,马下的不欺。

(襄樊)死?蚂不撒尿,活阎王不抬轿。

(不详)一正压三邪。

(安陆)人正脚稳,到处安生。

(监利)柴多火旺,人正胆壮。

(枣阳)脚跟正,身板硬。

(襄阳)心正不怕雷打,树大不怕桠杈。

(不详)树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

(丹江口)神正不怕香炉歪,树直不怕月影斜。

百度……
2.赞颂正直的人用什么诗句
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们以人们的栽花要栽月月红,做人要做正直人。

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

—— 契诃夫谚语或歇后语(阳新)智要圆,心要方。 (汉川)山中有直树,世上有直人。

(长阳)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 (广水)人直理不弯。

心正不怕邪,路正不怕鬼。 (大悟)三弯赶不到一直。

恶的不怕,善的不欺。 (随州)马上的不捧,马下的不欺。

(襄樊)死?蚂不撒尿,活阎王不抬轿。 (不详)一正压三邪。

(安陆)人正脚稳,到处安生。 (监利)柴多火旺,人正胆壮。

(枣阳)脚跟正,身板硬。 (襄阳)心正不怕雷打,树大不怕桠杈。

(不详)树正不怕影子斜,脚正不怕鞋子歪。 (丹江口)神正不怕香炉歪,树直不怕月影斜。

百度……。
3.形容做人坦荡诚实的成语
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解释】磊落:心地光明坦白。

胸怀坦白,正大光明。【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常跟“襟怀坦白”通用;也可连用;以加强语气。

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à”或“lào”。

【辨形】磊;不能写作“蕾”。【近义词】襟怀坦白 【反义词】居心叵测 【辨析】~和“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有时可通用。

但“~”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光明正大”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例句】(1)胸怀坦白;~是一个人的高贵品质。

(2)我十分敬重爸爸;因为他有着豪爽正直、~的性格。【英译】frank and forthright 襟怀坦白 jīn huái tǎn bái 【解释】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

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出处】宋·黄干《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结构】主谓式。【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正音】襟;不能读作“jìn”。

【辨形】襟左边是“衤”;不是“礻”。【近义词】胸无城府、光明正大 【反义词】心怀叵测、两面三刀 【辨析】~和“胸无城府”;都含有“正直、直率”的意思。

但~含有“心地纯洁”的意思;“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没有心机。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例句】“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毛泽东) 【英译】frankness 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解释】原指明白不偏邪。

现多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须是先理会光明正大底纲领条目。”

【结构】联合式。【用法】用作褒义。

表示人及其言行高尚。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大;不能读作“dá”。【近义词】光明磊落 【反义词】鬼鬼祟祟 【辨析】“光明磊落”和“~”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有时可通用。

但“光明磊落”偏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例句】(1)我们办事~;他再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2)坚持~;不搞阴谋诡计;这是做人的道德的头一条。【英译】just and honorable 胸无城府 xiōng wú chéng fǔ 【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结构】主谓式。【用法】多指率真坦白;全无心机。

一般作谓语、定语。【正音】城;不能读作“cénɡ”。

【辨形】城;不能写作“成”。【近义词】胸无宿物、光明磊落 【反义词】心怀叵测、居心不良、笑里藏刀 【例句】小姑娘天真烂漫;~;可以做个知心朋友。

【英译】simple and candid 胸无宿物 xiōng wú sù wù 【解释】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

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结构】主谓式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胸怀坦白 【例句】毕为人坦直,~,微泄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 【英译】never to bear somebody a grudge 胸怀坦白 xiōng huái tǎn bái 【解释】坦白:坦率。

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会见大先生胸怀坦白,言语爽利,这些秀才们,本不来会的,也要来会会,人人自以为得明师。”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地纯洁 【近义词】襟怀坦白 【例句】王朔《枉然不供》:“胸怀坦白,问心无愧,夜道遇鬼胆气壮,半夜敲门心不惊。”

【英译】be magnanimous and unselfish have largeness of mind 豁达先生 huò dá xiān shēng 【解释】指人心胸坦荡,头脑清醒 【出处】《子不语》:“此处向不平静,自豁达先生过后,永无为祟者。”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心胸 【例句】他被人公称为豁达先生 【成语故事】孝廉蔡魏公对人讲鬼有三技:一迷、二遮、三吓。

他列举他的表弟豁达先生遇鬼的故事。豁达先生晚上路过西乡,看到一个涂脂擦粉的女人跟着他走,后又上前拦住他,继而又变成披头散发、血流满面的恶鬼吓他,他始终不怕,鬼拿他没辙。

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解释】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来形容人豪爽;待人宽厚。

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正音】度;不能读作“duó”;豁;不能读作“huó”。

【辨形】豁;不能写作“获”。【近义词】宽大为怀、恢宏大度、宽宏大量 【反义词】鼠肚鸡肠、心胸狭窄 【辨析】~和“宽宏大量”或“宽大为怀”;都含有“胸怀宽大”的意思。

但~指人本身的胸襟度量;“宽大为。
4.关于廉洁、正直对联诗句有哪些
1.公生明,廉生威。2.正直坦荡,表里如一。3.俭以养德,廉以立身。4.绝嗜禁欲,可以除累。5.廉洁自律,勤政为民。6.国策无偏,党风有范。7.守法遵纪,从我做起。8.党施廉政,民沐惠风。9.克己奉公,干净办事。10.自重、自省、自警、自励。11.慎权、慎欲、慎微、慎独。12.怀律己之心,修为官之德。13.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14.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15.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16.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17.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18.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19.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20.心贪心必黑,心廉心自在。21.贪与失如影随形,贪则必失。23.心清才能志高,心浊必然气短。24.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25.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2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7.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28.有官贫过无官日,去任荣于到任时。29.才能济世何须位,学不宜民枉为官。30.天上鸟死于贪食,水中鱼死于诱饵。31.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32.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33.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34.以史为鉴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6.须应富而兼有德,不该穷得只存钱。37.甘守清廉报家国,不为贪赃羞儿孙。38.俭以廉之本,奢为贪之源。戒之慎之。39.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40.草生峰巅不显伟岸,松长谷底不失高洁。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2.为政一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43.欺人如欺天勿自欺也,负民即负我何忍负之。44.源洁流清不难成素节,形端影直最易见丹忱。45.以势相交者势倾则绝,以利相交者利穷则散。46.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47.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48.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49.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50.理事若作真书绵密无间;爱民如保赤子体会入微。51.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百年养德难,一日丧德易。52.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53.处世立身须有一腔热血,秉公尽职应无半点私心。54.人见利而不见其害必贪;鱼见食而不见其钩必亡。55.根植泥土,经风雨知四季。情融百姓,见真情献丹心。56.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德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对今生。57.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58.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当勤勤廉廉官。59.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己为人不值一文。60.酸甜苦辣尝尽方知世间真味,褒贬毁誉经过不忘此番人生。6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6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6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66.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5.关于高尚节操的诗句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