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弘时为何勾结张廷璐泄露考题,难道就不怕雍正追查吗?

如题所述

老十三胤祥临终前,给雍正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总觉得在他的身上有八哥的影子。”这话并非空穴来风,病入膏肓的胤祥早已洞察出弘时跟老八胤禩的相似之处,处处结交朝臣、用名利笼络人心、办事狠毒老辣、野心极大……

雍正始终子嗣不旺,长子弘晖和次子弘昀先后夭折,于是排行第三的弘时便成为雍正实际意义上的长子。雍正帝皇后乌拉那拉氏在生下长子弘晖后再未生育,按照古代嫡长继承制的原则,弘时具备了继承皇位的优先权。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四弟弘历因为在热河围猎大会上,一番有理有据的讲话博得了皇爷爷康熙的青睐,将弘历接入宫中亲自抚育,俨然是把弘历做为王朝的接班人进行培养。康熙此举令弘时的优越感荡然无存,继承皇位的希望顿时变成了一种奢望。弘历因康熙的青睐成为众望所归的王朝继承人,雍正自然也不例外,自即位起便将弘历定为继承人,延请多位名士,加强对弘历的文化教育,并陆续两次派弘历代表皇帝祭祀埋葬康熙帝的景陵。

显然,弘时想要与弟弟一较高下,必须取得满朝文武和父皇雍正的认可,而拉拢朝臣的手段无非是名和利。弘时为了积攒自己在朝中的人望,秘密将雍正亲手封存的恩科考题偷了出来,交给了正主考张廷璐,让他照顾今科应试的四名举人。弘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培植自己在朝中的党羽。既然弘时笼络朝臣用的是名和利,那么把考题泄露给看中的应试举子,使他们金榜题名,然后分到朝中为官,这样形成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党羽。可光有名只能笼络他们一时,要靠利来巩固这层关系。弘时不愧为龙子凤孙,头脑十分精明,他把从宫中偷来的考题,除了透露给张廷璐外,还派人到伯伦楼等举子聚集的地方进行贩卖,获利颇丰。出人意料的是,恰好在伯伦楼喝酒的副主考李绂无意中购得一套考题,李绂觉得事态严重,赶紧向旧主诚亲王允祉做了汇报。然而允祉觉得皇帝正在为山西官员欺瞒朝廷一案大伤脑筋,这种捕风捉影之事还是先不要上奏的好。于是,李绂就怀揣着从伯伦楼买来的考题进了贡院,担任雍正任命的副主考官。

李绂没想到,皇帝亲手交付的考题跟自己从伯伦楼买回来的考题竟然一字不差,他心知大事不妙, 连忙向正主考张廷璐汇报并建议立即停考和奏报朝廷。心怀鬼胎的张廷璐自然不会同意他的建议,两个人当场翻了脸,李绂弃官奔出考场,跑到雍正宠臣李卫那里搬来了救兵,揭开了这场震惊朝野的科场舞弊案。弘时根本不怕雍正追究考题泄露之事,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父皇是个极重脸面的人。锁在宫中金柜里的考题泄露,必定是皇帝最亲近的人中出了内奸。雍正继位后所办的两件大事:先是清理各省积欠因为山西通省官员欺瞒朝廷而闹得是灰头土脸,颜面尽失;如果科场舞弊案再牵涉到皇亲国戚,这让刚刚登基的雍正脸面往哪里搁呢?

因此,弘时料定雍正不会深究此事,而是找个替罪羊把这件事做个了解。此外,弘时认为自己与张廷璐相互勾结的事做得极其隐秘,只要张廷璐不松口,绝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内情。他料定张廷璐不敢松口,只要这桩惊天大案东窗事发,身为主考官的张廷璐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既然免不了一死,那他何必要供出弘时这个皇亲国戚,给自己的家人惹来滔天大祸呢?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精明的弘时没有料到张廷璐虽然没有当庭供出他这个主谋,但却将内情全都告诉了老八胤禩。胤禩用张廷璐的供词取得了弘时的信任,他鼓动弘时振作精神,与弘历展开殊死争斗,最终被雍正识破,并亲手除掉了这个逆子。老十三说得没错,弘时就是胤禩的影子,他收买人心、亲近胤禩、组织暗杀,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夺太和殿上的那方宝座,这跟胤禩一直以来的企图完全吻合。为了不让九子夺嫡的惨剧重演,为了给弘历铺设一条康庄大道,雍正不得不痛下杀手,处死了自己的儿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5
弘时泄露考题是为了收买人心,培植党羽,为我所用;就算雍正发现此事是弘时所为,雍正是极爱面子的,他也不愿将这样的皇家丑闻公之于众,最大的可能也就是追究其他人,不会直接追究弘时的责任。
第2个回答  2020-04-05
他之所以敢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他认为张廷璐会为他背锅,而且他认为雍正作为自己的父亲,不舍得轻易处罚自己。
第3个回答  2020-04-05
弘时被别人买通了,所以敢勾结张廷璐泄露考题,只要没有人去告诉他,就不会去追查
第4个回答  2020-04-05
在雍正王朝中他不怕雍正追查,主要是因为雍正懂得平衡之道,他知道就算雍正知道了也不会对他怎么样,因为往往考试作弊都是团体作案,惩罚往往都只会惩罚个人而不会惩罚团体。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