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因为他们双方彼此之间关系的亲疏,其次的话,李善长的军功的确是十分的显赫的,而且李善长他有宰相的才能。所以综合这几点来说李善长的地位就比刘基要高一点了,所以他们一个封公,而一个人只能封伯了。
根据明朝的史书记载,李善长在年少的时候就喜欢读书,而且不时的会有妙计流传出来,所以说李善长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而且李善长虽然长朱元璋14岁,但是因为朱元璋和他两个人都在临县,而李善长投靠的时间又长,所以说李善长和朱元璋的关系非同一般,朱元璋非常的尊敬他这位年长他14岁的大哥,而李善长也一心一意的辅佐朱元璋,所以说李善长才会获得这么高的地位。
而且李善长获得这样的地位也不仅仅是虚名而已,李善长一身军功还是十分显赫的,虽然他是一个文人,但是他却有军功的。在朱元璋攻破河州的时候,朱元璋率军亲征,在河州城兵力匮乏,很多的老弱病残,所以没有办法召集很多的人马来和敌军战斗。而当时的李善长知道了这个事情过后他主动出击,就紧紧靠着这些城中的老弱病残而埋伏干掉了援军,所以说这场战争十分重要,而也是因为这场战争使得李善长获得了很大的功劳。
而李善长他也是一个十分有威望的人,他能够调合个个将领,他是拥有宰相之才的人,而且他在出谋划策的时候非常的谨慎,能够将后勤都想得很周到。所以他和刘基相比还是更加的优秀的。所以综合这几点来说的话,在朱元璋的心中李善长的地位就比刘基的地位要高了。
朱元璋将李善长比作萧何,刘基比作张良,之所以后来一个封公,一个封伯,其实也是按照军功来的,刘基虽然给朱元璋在战略上出了很多策略,但是他一直都是谋士的身份,没有显著的军功,而李善长不一样,不仅军功显著,而且还和朱元璋是姻亲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把自己的三位肱骨之臣,刘基,李善长还有徐达比喻成萧何,张良还有韩信,以此来表示他们的勋功卓著,但是后来在建立朝廷之后,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的时候,李善长被封为了韩国公,俸禄四千石,而刘基却被封为诚意伯。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厚此薄彼,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李善长投靠他的时间比较早,两个人的关系比一般,已经超越了君臣,早年朱元璋跟着郭子兴干的时候,看朱元璋越来越有威望,就想夺了朱元璋的兵权,借口要把李善长给调走,当时李善长是属于升职了,但是因为要离开朱元璋,两个人还挥泪不舍,足以看出两个人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但是刘伯温不一样,虽然他帮助朱元璋开国,也给朱元璋出了很多策略,但是,刘伯温加入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的实力已经很厉害了,所以,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没有李善长的好,而且朱元璋的女儿还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两个人还是姻亲的关系,所以更近了一步。
李善长的军功大,他给朱元璋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帮助朱元璋巩固了势力范围,但是刘伯温只是给朱元璋提供了战略上的策略,虽然他也是很严明法纪,不徇私枉法的,但是他一直都是谋士的身份,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