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的爱,你做到了吗

如题所述

爱情就是男女双方对彼此相互间相互依赖,相互包容,且相守一生、不离不弃的一种承诺。所以爱情就有唯一性,自私性和排它性,没有任何人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爱
爱本来就没有什么条件的,只要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就可以恋爱了。
只要爱的双方能为爱付出,有一分责任和一分担当,能为对方而改变,为这分爱而坚守,就可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9

无条件的爱意味着接受真实的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步伐,让他们走自己的路;以他们自己的呼吸,活出他们自己的生命。无条件的爱一个人并不意味着你要花所有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或者帮他解决所有问题。泰戈尔说:愿我的爱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你,却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这就是无条件的爱的最高境界。

“无条件的爱 ”有四个特点:

1、不索取

当我们无条件地爱着一个人,我们只在乎对方是否幸福快乐,并不在意是否能从这份爱里得到什么。 但这并不阻止我们从无条件的爱里获得幸福,相反,是这种“不索取”让我们更能在爱里感受到幸福。

2、爱他本来的样子

在古希腊人对爱的描述中,“ Agape Love ”最接近我们对无条件的爱的定义——无论何种情境或无论对方是否可能让自己失望的情况下,我们都愿意选择去爱。无条件的爱,就是当我们爱一一个人, 我们爱的是这个人的本来样子(本质) , 或者说,我们的爱只因为他是他。

3、对差异的包容

爱一个人本来的样子,也意味着我们愿意包容对方不同于我们的人格特质,看待世界的态度,甚至只是普通的习惯爱好。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不同,他才成为了我们所爱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人。无条件的爱让我们认识到成长环境、生命经历以及行为秉性对个人造成的影响,进而接纳彼此的不同。也是这个意义上,无条件的爱让我们变得更成熟。

4、本质更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感觉

心理学家John Welwood认为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当它来临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内心里曾经坚硬冰封的地方,都变得柔软。但我们认为,比起感受无条件的爱更多时候是一种行为,是我们把脆弱的自己,全部的自己交给一份未知的感情的一种选择,是一种不在意结果的为一个人付出的信念。 因此我们说,无条件的爱是可以被习得和强化的。

第2个回答  2021-08-08
爱分为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

这两种都是爱,但是不同的爱。

有条件的爱,就是我的爱是有去有回的。

因为我给了你爱,我就有了对你提要求的资本。我怎么对你,和你怎么对我,是两个关联事件。

比如说,因为我给你好吃的好喝的,你就得听话。因为我给你关心照顾,你就得给我重视认可。因为我给你干活,你就得给我钱。因为我经常夸你,你也要夸我。因为我下嫁给了你,你就要对我好。——这是因果关系。

我的每一分付出,都是有价格的。

有的我是光明正大标好了的,明码标价,一手给货,一手给爱。有的是我暗中偷偷标的,我给你爱,但我不告诉你我想要什么,但你不给我我想要的,我就生气给你看,责怪你不是个东西。

有条件的爱,也是爱。毕竟这也是一种能让对方获益的行为。

无条件的爱,就是我的爱是有去无回的。

我给你爱,是我心甘情愿,无需你对我做什么。我怎么对你,和你怎么对我,是两个独立不相关事件。

其实无条件的爱,并不高深和遥远。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

比如说,妈妈看到孩子打了个喷嚏,妈妈就感到了心疼,不自觉地拿过来一件厚衣服。你看到小猫冷得哆嗦了下,你不自觉地把它抱起来取暖。你看到老大爷过马路非常蹒跚,你不自觉地去扶了一下。这些时刻的爱,都可能是无条件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做这些事都是无条件的。

2

无条件的爱的本质是什么呢?

无条件的爱的本质,是一种散发。

它不是为了爱而爱,不是应该爱而爱。它是因为你有爱,所以自然散发和流露出来的。

无条件的爱,就是你在做自己的时候,顺便给到别人爱。

重点是你在做自己,爱别人只是顺便构成的结果。

比如说太阳。

太阳给予人类和植物的爱,是无条件的。但太阳有在爱人类吗?太阳只是在做自己,它喜欢发光发热,顺便对人类和植物构成了爱。

比如说无条件的尊重。

当你没有控制人的欲望的时候,当你不需要别人为你服务的时候,你对人自然就形成了无条件的尊重。这时候你只是在做你自己,顺便对他人形成了尊重。

这种尊重里,你就不会觉得:我都尊重你了,不控制你了,你为什么还要更……

就像是你尊重花用自己的节奏开放一样。

比如说无条件的关注。

你只是觉得他人好,对他充满好奇和兴趣,你被他深深吸引,这时候就会跟着你的感觉,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他身上。这时候你不是为了关注而关注,你只是在做你自己,就对他人形成了自然的关注。

这种关注里,就不会有委屈。就不会觉得:我都这么重视你了,你还……

比如说无条件的认可。

一朵花惊艳到了你,一部电影震撼到了你,你会由衷地发出“哇哇”的感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时候你只是在做自己,顺便对他人形成了认可。

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愉悦、惊讶、喜欢、心疼、感慨等心情自发做了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顺便对别人构成了付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这种爱里是没有付出感的,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发状态。这时候你自然也不会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

而有条件的爱,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别人,是一种为了爱而爱的行为。这是一种重点在他人身上的爱。这时候人在表达爱的时候,就有了付出感。

而一个人一旦有了付出感,他就开始了累积委屈。同时也开始基于“我对你好了”,而期待对方能为自己做点什么。

给出无条件的爱,本质是在做自己,是在为自己服务。给出有条件的爱,本质则是在满足别人,是在为他人服务。

3

无条件的爱,是有限的。有限不代表就是有条件。

太阳也有寿命。有天太阳爆炸的时候,也会不再去爱人类和植物。然而这不代表此刻太阳给的爱,就不是无条件了。

一个人在做自己的时候,给到别人的关注、重视、尊重、认可,其实就是那么多。

因为你对他的吸引、震撼、触动、需求,就是只有那么多。所以他自然就只能给到你那么多无条件的爱。

而被爱的人不满足,则会期待要求更多。爱的人不接纳自己这么少,也会要求自己给更多。

这时候,强迫出来的爱,就是为了爱而爱,又再次成了有条件。

因此,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有一个转化点:

对于给出爱:对方本来有多少魅力,你就多大程度被他吸引,你就能自然给出多少爱。

对于得到爱:你有多大能量吸引到别人,别人就会给你多少爱。

这部分给出来的,就是由衷地、自发地、赞叹地、情不自禁地、不求回报的。

这部分爱之外硬要给出来的,就是一种自我勉强、自我委屈,就变成了有条件。这部分之外你还想要的爱,就是一种对他人的强迫、指责、抱怨和不满。

因此,你能得到的无条件的爱的程度,取决于你自身多吸引别人。

因此对于“他为什么不爱我”的愤怒,本质上是为了回避“我为什么这么没吸引力”的无能感。

那给出无条件爱的限度在哪里呢?

就是你有多大的生命力。

你的生命力越是旺盛,你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就越大,你能给出来的关注、认可、重视和尊重就越多。你的情感越是丰盛丰富,你自然能流露出来的也就越多。

而一个总是在要求自己给别人爱的人,则会压抑自己的生命力。他自身的好奇就不会太大,感情被压抑下去能流动的也就不多。

这时候给出来的爱,就既勉强,又有敌意。

4

所以,怎么做到无条件的爱?

就是先做你自己。跟着你的感觉,去关注你想关注的,认可你想认可的,尊重你想尊重的。自发地表达你内心的所爱,而不是要求自己应该去对谁好。

那怎样增加无条件的爱?

你越是能做你自己,你对自己的爱就越多。你对自己的爱越多,你能自发给出去的也就越多。

那怎么被无条件的爱?

不是靠要求、指责勉强来的,而是你做自己,你就会有魅力。你有魅力,就会有人自发想把爱给到你。

爱与被爱的答案,其实都是先做你自己。

END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0-15
爱分为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

这两种都是爱,但是不同的爱。

有条件的爱,就是我的爱是有去有回的。

因为我给了你爱,我就有了对你提要求的资本。我怎么对你,和你怎么对我,是两个关联事件。

比如说,因为我给你好吃的好喝的,你就得听话。因为我给你关心照顾,你就得给我重视认可。因为我给你干活,你就得给我钱。因为我经常夸你,你也要夸我。因为我下嫁给了你,你就要对我好。——这是因果关系。

我的每一分付出,都是有价格的。

有的我是光明正大标好了的,明码标价,一手给货,一手给爱。有的是我暗中偷偷标的,我给你爱,但我不告诉你我想要什么,但你不给我我想要的,我就生气给你看,责怪你不是个东西。

有条件的爱,也是爱。毕竟这也是一种能让对方获益的行为。

无条件的爱,就是我的爱是有去无回的。

我给你爱,是我心甘情愿,无需你对我做什么。我怎么对你,和你怎么对我,是两个独立不相关事件。

其实无条件的爱,并不高深和遥远。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

比如说,妈妈看到孩子打了个喷嚏,妈妈就感到了心疼,不自觉地拿过来一件厚衣服。你看到小猫冷得哆嗦了下,你不自觉地把它抱起来取暖。你看到老大爷过马路非常蹒跚,你不自觉地去扶了一下。这些时刻的爱,都可能是无条件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做这些事都是无条件的。

2

无条件的爱的本质是什么呢?

无条件的爱的本质,是一种散发。

它不是为了爱而爱,不是应该爱而爱。它是因为你有爱,所以自然散发和流露出来的。

无条件的爱,就是你在做自己的时候,顺便给到别人爱。

重点是你在做自己,爱别人只是顺便构成的结果。

比如说太阳。

太阳给予人类和植物的爱,是无条件的。但太阳有在爱人类吗?太阳只是在做自己,它喜欢发光发热,顺便对人类和植物构成了爱。

比如说无条件的尊重。

当你没有控制人的欲望的时候,当你不需要别人为你服务的时候,你对人自然就形成了无条件的尊重。这时候你只是在做你自己,顺便对他人形成了尊重。

这种尊重里,你就不会觉得:我都尊重你了,不控制你了,你为什么还要更……

就像是你尊重花用自己的节奏开放一样。

比如说无条件的关注。

你只是觉得他人好,对他充满好奇和兴趣,你被他深深吸引,这时候就会跟着你的感觉,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他身上。这时候你不是为了关注而关注,你只是在做你自己,就对他人形成了自然的关注。

这种关注里,就不会有委屈。就不会觉得:我都这么重视你了,你还……

比如说无条件的认可。

一朵花惊艳到了你,一部电影震撼到了你,你会由衷地发出“哇哇”的感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时候你只是在做自己,顺便对他人形成了认可。

一个人因为自己的愉悦、惊讶、喜欢、心疼、感慨等心情自发做了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顺便对别人构成了付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这种爱里是没有付出感的,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发状态。这时候你自然也不会要求别人为你做什么。

而有条件的爱,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别人,是一种为了爱而爱的行为。这是一种重点在他人身上的爱。这时候人在表达爱的时候,就有了付出感。

而一个人一旦有了付出感,他就开始了累积委屈。同时也开始基于“我对你好了”,而期待对方能为自己做点什么。

给出无条件的爱,本质是在做自己,是在为自己服务。给出有条件的爱,本质则是在满足别人,是在为他人服务。

3

无条件的爱,是有限的。有限不代表就是有条件。

太阳也有寿命。有天太阳爆炸的时候,也会不再去爱人类和植物。然而这不代表此刻太阳给的爱,就不是无条件了。

一个人在做自己的时候,给到别人的关注、重视、尊重、认可,其实就是那么多。

因为你对他的吸引、震撼、触动、需求,就是只有那么多。所以他自然就只能给到你那么多无条件的爱。

而被爱的人不满足,则会期待要求更多。爱的人不接纳自己这么少,也会要求自己给更多。

这时候,强迫出来的爱,就是为了爱而爱,又再次成了有条件。

因此,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有一个转化点:

对于给出爱:对方本来有多少魅力,你就多大程度被他吸引,你就能自然给出多少爱。

对于得到爱:你有多大能量吸引到别人,别人就会给你多少爱。

这部分给出来的,就是由衷地、自发地、赞叹地、情不自禁地、不求回报的。

这部分爱之外硬要给出来的,就是一种自我勉强、自我委屈,就变成了有条件。这部分之外你还想要的爱,就是一种对他人的强迫、指责、抱怨和不满。

因此,你能得到的无条件的爱的程度,取决于你自身多吸引别人。

因此对于“他为什么不爱我”的愤怒,本质上是为了回避“我为什么这么没吸引力”的无能感。

那给出无条件爱的限度在哪里呢?

就是你有多大的生命力。

你的生命力越是旺盛,你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就越大,你能给出来的关注、认可、重视和尊重就越多。你的情感越是丰盛丰富,你自然能流露出来的也就越多。

而一个总是在要求自己给别人爱的人,则会压抑自己的生命力。他自身的好奇就不会太大,感情被压抑下去能流动的也就不多。

这时候给出来的爱,就既勉强,又有敌意。

4

所以,怎么做到无条件的爱?

就是先做你自己。跟着你的感觉,去关注你想关注的,认可你想认可的,尊重你想尊重的。自发地表达你内心的所爱,而不是要求自己应该去对谁好。

那怎样增加无条件的爱?

你越是能做你自己,你对自己的爱就越多。你对自己的爱越多,你能自发给出去的也就越多。

那怎么被无条件的爱?

不是靠要求、指责勉强来的,而是你做自己,你就会有魅力。你有魅力,就会有人自发想把爱给到你。

爱与被爱的答案,其实都是先做你自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9-28
无条件的爱,我现在还没做到。
但是人世间,我们来来往往,分分合合,笑笑哭哭,尝尽人间酸甜苦辣。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为他人而活。我们倾尽全力,劳神费心,到头来,却受伤最深。
我们能够做好三点,人生便会更加有趣,更有意义。那就是:别爱太满,别睡太晚,别管太多。别爱太满,要留三分爱给自己。《菜根谭》里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人的感情,也是这样,七分留给他人,一定要留三分给自己。

爱的刚刚好,才是人间大智慧。

一位姑娘,疯狂地爱上了一位男士。在她眼里,这位男士,浑身都是闪闪发光的气质。

就连缺点,也令她着迷。

她为他的点滴付出、细微关怀,经常出现在她的微信里。

她还多次畅想披上婚纱时幸福而甜蜜的场景。

然而,一年时间不到,却看到她朋友圈里满含泪水的侧面照,下面写着:

“从今后,不问过往。从今后,要对自己好一些。”

为爱倾心付出,最终却丢了爱。

留一份爱给自己,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电影《我的早更女友》中,女主问男主:“无条件的爱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发言权的吗?”

男主诚挚回答:“无条件的爱啊,那肯定是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的不良资产过高,收支平衡那才叫爱呢,你给多了你知不知道?”

钱钟书与杨绛长达六十余年的爱情,可称为爱情经典。

杨绛“下嫁”给了家庭条件较差的钱钟书。

她放弃清华大学学业,陪钱钟书出国留学。

为支持钱钟书写《围城》,包揽了所有家务活。
但杨绛的爱,却是有分寸的,钱钟书也有表现机会:

他坚持几十年做早饭,吵架时一直让着杨绛。

《围城》出版,序中感谢杨绛“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还称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爱,是需要双方互动的。爱得太满,物极必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