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扫北”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根据传嫡不传长的传统,朱元璋死后,其皇太孙(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炆继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与侍臣密谋削藩之策,企图改封朱棣于南昌。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燕王朱棣本来就对朱允文继承皇位不满,便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借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诏集山东、河南、山西三省兵将30万人,自太行山以东,陈兵于滹沱河沿岸,企图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双方几十万大军在滹沱河沿岸展开激战,其中正定府所属各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场。双方在此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拉锯式”争夺战,最后燕王朱棣获胜,明朝庭军部都督被擒,主帅耿炳文逃入正定闭门固守。

建文帝又令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兵50万攻打燕王,欲挽败局。但因将士多属临时拼凑,号令不一,指挥不灵,一战即溃。而燕王且追且战,相继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京,是为明成祖。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变”,民间俗称为“燕王扫北”。

扩展资料

战争影响

1、宗室待遇变化

朱棣称帝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八日,恢复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爵位  。随后恢复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爵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令周、齐、代、岷四王归藩  。

六月二十六日,成祖取消建文帝之父朱标的兴宗庙号,重新称懿文太子  ;七月十二日,成祖将朱允炆的三个弟弟由亲王降为郡王;十一月将朱标之子朱允熥、朱允熞废为庶人,囚禁在老家凤阳。

2、强化集权统治

为了更有效率地处理国务,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初一,朱棣令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随后扩充内阁至七人。从此内阁开始在明朝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甚至清朝仍沿用此制度。

另一方面,由于朱棣是造反称帝的,对大臣有所猜忌,故恢复了洪武年间废除的锦衣卫,重新开始实施明朝的特务统治。随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又设立了东厂,令亲信太监掌权,加强特务统治的同时提高了宦官的地位。有明一代,特务统治几乎贯穿始终,成为一大特点。

3、迁都北京

由于洪武年间,北方的防务多由几位边王(如朱棣、朱权)负责,而靖难后朱棣徙诸边王于内地,导致华北防务空虚;又由于有唐朝之守外虚内、宋朝之守内虚外的教训,故在军事上,定都金陵(南京)、遥控将领守卫边界的风险很大。

“天子守国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南京的建文帝影响较大,在政治上考虑,作为朱棣大本营的北平更加适合作为帝都。故考虑各种因素后,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4、割让大宁

朱棣在靖难初始时曾将大宁的全部军力(包括朵颜三卫)纳入麾下,朵颜三卫在后续作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朱棣称帝后,将宁王封于南昌,永乐元年(1403年)三月把大宁封赏给朵颜三卫作酬劳 。

大宁位于辽蒙冀三省交界处,辽东—蓟州—宣府弓形的中心,军事地位相当重要;洪武十三年(1380年)收复,并建立卫所,至此废除  。

大宁可以作为辽东、蓟州、宣府等地的防卫前哨,并影响其防卫效果;失去大宁,从关内到辽东就只能走山海关过锦州。此后(尤其是土木之变后),蓟辽的战事不断。割大宁之事,多为后人所诟病。

5、地区经济

靖难之役涉及整个华北和华东地区,反复的拉锯战使得淮河以北的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 。朱棣登基后,减免了河北、河南、山东等曾为战场的省份及其它省份的赋税,以休养生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王扫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靖难之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0

文/高俊明

在沧州民间,几百年以来,一直有“燕王扫北”的传说。实际上“燕王扫北”与明初的靖难之役相关,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杉涛唬?俏?ㄎ牡邸=ㄎ牡塾肭仔糯蟪计胩?⒒谱映蔚炔扇∫幌盗邢鞣?胧??紫韧幌?芡踔??于开封,把他废为庶人,又拘代王朱桂于大同,囚齐王朱?_于京师,湘王朱柏自焚死。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建文帝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没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朱棣于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一、民间所言“燕王扫北”其实就是靖难之役

通过正史的记载和民间传说相比对,民间所谓的“燕王扫北”其实就是正史上的靖难之役,由于它比靖难之役更口语化,更易为百姓所接受,因此取代了“靖难之役”而广为流传。此次战争历时三年(1399.8-1402.7),在战争相持阶段,政府军和燕军在北平和济南之间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为河北、山东诸地的原住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殃及沧州一带最残酷的两场战役,是发生于公元1400年的济南之役和东昌之役。该年四月,燕军在白沟河大败政府军,并乘胜向南追击至德州,在攻打济南的战役中遭受政府守军的重创,围城三个月而不下,燕军兵败而归,是为济南之役。民国五年刊印的《盐山新志》记载:“燕军之战德州,攻济南,纵横出没,惟天津以南,济南以北,被祸最酷。”该年十月,燕军奔袭沧州(今旧州),仅用二日便攻克,之后燕军南下山东东昌府,与政府军决战,大败而归,这是燕王起兵以来最惨重的失败,史称东昌之役。其中沧州之战给沧州一带带来灭顶之灾,《盐山新志》记载:“建文以盛庸驻德州,吴杰、平安守定州,徐凯、陶铭筑沧州,相互犄角以窥燕。燕王以德、定二州皆城坚守备,难猝下。独沧州土城,溃圮日久,天寒雪冻,筑之不易,乘其未备,急驱攻之,此土崩之势也??遂拔其城,生擒凯等,余众悉降,燕将谭渊尽坑杀之。沧城由是破废,后乃移治长芦。”(译文:建文皇帝命令盛庸驻守德州,吴杰、平安驻守定州,徐凯、陶铭修筑沧州城墙,相互为掎角之势,窥探燕王的军队。燕王认为德州、定州城墙坚固,防守完备,难以快速攻下。只有沧州的城墙是土质,溃烂倾倒很久了,而且天寒雪冻,修筑城墙很困难,所以决定趁沧州守军没有准备,急行军攻取沧州,这实在是土崩之势??燕王军队攻克了沧州城,活捉了徐凯,其余守军都投降,燕军将领谭渊将投降的守军全部坑杀。沧州城因此破废,后来便迁到长芦即现沧州城。)沧州之战中燕王军队对当地百姓的血腥大屠杀,超过了济南之役。

二、朱棣即皇帝位后“令军北返报复乡民”没有史实依据

民间一直流传的“燕王扫北”,从朱棣当上皇帝算起,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六百年来,这一说法从老百姓口中代代相传,写进了许多人家的族谱和多部地方志书中。尤其是前几年各地编撰的地名志中,不少都写到了“燕王扫北”带给当地的灾难和痛苦。1991年版《盐山县志》14页:“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即位,令军北返报复乡民,县境尸横遍野,瓦砾一片,史称‘燕王扫北’。”“令军北返报复乡民”一说,未见于清朝及民国编修的盐山、沧县、青县、南皮、庆云等县志。该说法最早出现在1983年由沧州地区地名办公室编印的《沧州地名志》云:“靖难之师,因其不名正言顺,燕王朱棣又在沧州(今沧县旧州)坑杀降卒数千人,地方和百姓分期反抗,使其军多次受挫于济南至沧州一带。朱棣终胜,攻克南京,当了皇帝即明成祖。他怒气未消,由令其军北返,怒赤反抗之地,致使沧州一带‘白天尸骨遍野,黑夜青磷闪闪,其惨状不忍目睹’,乡人称此事为燕王扫北。”经查阅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刊印的《沧州志》、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刊印《盐山县志》、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刊印《盐山新志》、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刊印《青县志》、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刊印《沧县志》等志书,均未发现有关“令军北返报复乡民”的片言只语。如1916年版贾恩绂《盐山新志》也沿袭了“燕王扫北”的民间说法,但绝无“令军北返报复乡民”的不刊之词。其《兵事篇》云:“??沧盐居民争起义以抗燕军,燕军恨之,遂赤其地,畿南兵祸之惨遂为亘古所仅见。燕王立,永乐二年时始迁民以实之。迄今土人率云‘燕王扫北’??”。说到《盐山新志》,不得不提贾恩绂先生,贾恩绂(1865一1948)字佩卿,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方志学家。河北盐山县常金乡贾金村人。与蒋耀奎、崔兰西并称为“燕南三杰”;贾佩卿先生精于方志。他一生之精力,大多倾注于此,一生编纂多部高质量的方志,其方志观多为后人推崇,其对方志编纂的严谨态度为世人所称赞。有学者说“燕王扫北”此事在明朝为史家所讳言,故无文字记录。民国《盐山新志》的确有永乐年间民间李柳西著有《义民录》以及最终散佚的记载。但明朝灭亡后,此事便没有任何忌讳,方志何必再讳言?清乾隆八年《沧州志》甚至有燕军坑杀三千沧州降卒的记载,若果有“令军北返报复乡民”的事,则没有任何理由不做记载。其次,《沧州地名录》所载“(朱棣)怒气未消,由令其军北返”,与乾隆《沧州志》相抵牾。乾隆《沧州志》载:“(谭渊尽杀三千降卒)成祖怒。渊曰:‘此曹皆壮士,释之为后患。’成祖曰:‘如尔言,当尽杀敌,敌可尽乎?’渊惭而退。(《明史·谭渊传》)”(译文:谭渊杀光了三千沧州降兵,成祖大怒。谭渊解释说:“这些人都是勇敢豪壮之士,放了他们会成为后患。”成祖说;“如果真像你所说的,应当杀光敌人,那么敌人真的能杀光吗?”谭渊惭愧地退下了。)可见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对于沧州之战后谭渊杀三千降兵已经震怒,那么两年后已经攻克南京并已登基称帝的朱棣,还“怒气未消,由令其军北返”,报复沧州及周边的老百姓,岂不是太不合逻辑?另外,我们再从一般常理来推断,朱棣推翻了建文帝后,自己的角色实现了转变,既由领军一方的燕王变成了拥有天下的皇帝。他需要的是天下太平,需要天下臣民迅速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为王朝的统治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证。所以说当上皇帝的朱棣不可能再次对山东、河北一带的民间实施复仇报复。如果燕王真得扫北,应该先到济南进行屠杀。因为在那儿铁铉诈降,朱棣被骗单骑进城,在城门处差点被暗器要了性命,幸亏跑得快才侥幸逃跑。后来的南进,燕军只好绕过济南。可是,任何史书上都没有朱棣报复屠杀济南的记载。再说,朱棣对战后杀俘也是一直持反对态度的,曾几次严厉训诫部下坑杀战俘,曾质问他的将领们“得无人之地又有何用”?那么当了皇帝再去杀老百姓的事,绝不会是这位曾经把明朝推向辉煌的明君英主的朱棣所为。况且,登上帝位的朱棣已赢得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同样也需要利用人们的正统观念来维护自己的皇权,所以他不可能再去屠杀那些过去因正统观念而抵制过自己的民众。

从清朝到民国的历本方志中,均未发现“令军北返报复乡民”的说法,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方志编纂者提出的新说,可能参考了民间的一些传说,使严肃的方志学成为民间故事会,一旦印行便谬种流传,贻害后人,这实在不是史学工作者应持的学术态度。

三、“燕王扫碑”之说实属臆断推测

1992年版《孟村县志》云:“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即位,令军北返报复乡民。百人幸难逃一,尸横遍野。俗称‘燕王扫碑’(亦称‘扫北’)。”《洪洞古大槐树志》也有这样的记载:民间盛传,燕王发起“靖难”之师,打的旗号是要打到南京去扫祭南京城的功德碑,也就是皇族的祖宗碑,所以又称之(靖难之役)为“燕王扫碑”。这与《明史·太祖本纪》和《明史纪事本末》所记的燕军打到凤阳府泗州时“燕王谒祖陵”和杀进南京后燕王先祭孝陵的事实颇相吻合。扫碑一词大致是上坟打扫墓碑之意,该词汇远不及“清君侧”及“靖难”具备鼓动性和正义感,难以成为起兵的口号或用于概括一场战争。该词汇未出现在明史典籍以及民国之前的各种方志中,在北京官话中,“碑”字读音为阴平即一声,而“北”字为上声即三声,这两个字的读音不可能混淆。唯独在沧州东部的方言中,这两个字均为三声,语音无区别。很可能“扫碑”二字是因民间读音混淆由当代方志工作者附会而出,不足为信。

四、“燕王扫北”与明初漠北之战风马牛不相及

有的学者认为,朱棣夺皇位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而“燕王扫北”则指朱棣征伐蒙古残余势力的数次战争,他自己最终也死在北征中。民间张冠李戴,把北伐蒙元的“扫北”与南征建文帝的“靖难”混为一谈。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更为谬说。靖难之役发生在朱棣登基前的1399年至1402年,漠北之战是朱棣登基后,分别于永乐七年1409年、十二年1414年、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的五次亲征,对盘踞在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个部落的战争。两者发生时间不同,一个在朱棣登基前,一个在当皇帝后,不可能再叫“燕王扫北”;战争持续时间不同,漠北之战时间跨度长达15年,前者有非正统的“篡位”之嫌,后者则是朱棣亲征的维护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两次战争发生地不同,前者河北山东一带的平原深受其害,而后者距离华北平原千里之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代为农的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自身的温饱,绝不会关心与己无关的漠北战争,老百姓也没有任何理由,把发生在千里之外的漠北战争口口相传给后代,“燕王扫北”指明成祖征北实属穿凿附会臆想之结果。燕王朱棣的靖难,是从北平挥师南下,进攻明朝京师即今南京,故实为“扫南”,之所以会有扫北一词,笔者认为,是因为河北山东一代的老百姓,以自身所处空间为主体,相比之于南京,把靖难之役给北方造成的灾难称呼为“燕王扫北”。

近几十年来,和平安定,盛世修谱风行于乡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地方政府编纂的那批地名资料汇编以及县志,近乎民间传说以及政府机关文体的大汇总,两者相互影响,与方志大家贾恩绂的《盐山新志》相比有云泥之别,对于“燕王扫北”的有关记载缺乏事实根据,不免令人扼腕叹息!

五、沧州州治的迁移因“燕王扫北”而为

关于沧州州治何时自清池迁至长芦,有两说。一说是在明洪武末永乐初,此说根据是明朝大学士李贤撰写的“沧州创建城池记”:“明洪武末,乃迁长芦镇,即此处,迄今殆百年矣......。天顺六年(1462年)十月,沧州知州贾忠筑沧州新城竣工,明初的王翱、马昂都是沧州人,掌握用人大权,又倍受皇上器重信任,马昂同王翱邀时任首辅吏部尚书李贤撰《沧州创建城池记》以志纪念;另一说则根据《明史·地理志》:沧州“洪武二年五月徙于长芦,即今治也”。《明史,太祖本纪》与《明史,成祖本纪》记载,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九月,明将常遇春还师北平(元朝大都)。就是说,元朝灭亡,北方初定,具体到州府衙门还没有那么按部就班的运转起来,在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会拿出人力与财力迁徙一个州城吗?有这个必要吗?符合移徙州治的原因只能是沧州城在遭到重创后,已不可能再为州治所在地,而被迫迁徙,因此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沧州州治迁移问题不存在。为什么在沧州州治迁徙有如此前后不同的记载呢?历代史书所记载,因史家受种种条件所限,不免有谬误和曲笔。沧州州治的迁徙问题,恰恰就是修志者的曲笔,他们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在其背后有一段不准明说的重大政治秘密,这个秘密就是靖难之役,朱棣即位后,对于这段不太光彩的历史,肯定是讳莫如深,加之有方孝孺被株连十族的惨案,哪个文人墨客还敢以卵击石,在编修相关文史资料时,凡有碍其统治者政治利益的事,不惜隐瞒史实,删削不书或张冠李戴。

《明史》始纂于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四年(1739)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在康熙时所撰《明史稿》的基础上撰成。从顺治二年(1645)开史馆起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明史》成稿距靖难之役已有300多年,其间史料的真伪、编纂人员的更替,它所记载的“洪武二年五月徙于长芦”,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明惠宗朱允?杉次缓螅?脑?ㄎ摹=ㄎ?年(1402年),通过靖难之役登基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一年后改元永乐。1400年9月,惠宗命大将军盛庸总率诸军北伐,副将军吴杰进兵定州,都督徐凯等屯沧州。10月,燕军破沧州,俘徐凯。天顺六年(1462年)沧州新城竣工,其距州治迁移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吏部尚书李贤对此事应是耳闻目睹,他所言“明洪武末,乃迁长芦镇”,可信程度应该更大。靖难之役的4年间,兵荒马乱,城头变幻大王旗,州衙门亦应不复存在,朱棣1402年7月登基后,天下初定,此时迁徙州治才合乎情理。因此,李贤所言洪武末应该是洪武35年(1402年)。

六百年来“燕王扫北”一词在沧州民间流传不绝。就是这一场十分惨烈的战争,沧州六万多军民惨遭杀戮。古老的城池被彻底摧毁了,周边百姓也死的死逃的逃,人烟全无。后来不得向此地移民,州治迁往运河岸边。“燕王扫北”四个字,正史中几乎见不到,但在野史中,在民间传说中,出现率非常高,是老人们经常念叨的传说。剥丝抽茧、去伪存真,是对历史应持的态度,如果似是而非、以讹传讹,只能歪曲事实,无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