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观察丨盘点2019年自主品牌的3喜3忧

如题所述

2018年,中国车市遭遇了28年来的首次下跌,而到了2019年,车市下行这股寒流依然没能止住。众多合资品牌纷纷出现下滑,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更是充满了挑战,有些尽力维持销量稳定,有些已经濒临退市。回顾2019年自主品牌的发展历程,可谓“有喜有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喜!品质提升,与合资品牌的差距逐渐缩小

和以往合资车型代表“品质”不同的是,如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差距已经没有那么悬殊,甚至还有超越部分合资品牌的趋势。

据J.D.Power发布的2019中国新车质量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自主品牌问题数依然为所有品牌原产国最多,但与自身相比进步明显,问题数从2018年的115个PP100下降至去年的101个PP100,进步幅度为12%。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几年,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平均质量差距保持在14个PP100,但去年两者的差距缩小至9个PP100,有着明显的提升。

其中,广汽传祺以90个PP100获得中国车市自主品牌第一,而领克、长安、奇瑞也紧随其后,整体数量和排名相较往年都有着明显的提升。

除此之外,和大部分合资品牌以价格下探、优惠政策等综合手段换取销量不同的是,自主品牌开始将新车的价格向上转移。诸如长安CS75 PLUS(10.69-15.49万元)、荣威RX5 MAX(11.88-18.98万元)、星途TX(13.59-17.59万元)、领克03(11.38-22.88万元)等车型已经突破15万元售价的天花板,甚至部分车型超过了20万。

可见,自主品牌不仅逐渐摘掉低质的帽子,也慢慢摆脱了原有的价格低廉的固有印象。

喜!技术突破,各种“自主最强”表现超越合资

当然,整体价格和品质的上移离不开背后技术的突破。诸如以长安CS35 PLUS蓝鲸版为代表的“自主最强1.4T”——蓝鲸NE1.4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116kW,峰值扭矩为26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7.9秒,超越大众的1.4T(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为250N·m)。

而同级“最强自主1.6T”的名号自然非全新一代瑞虎8身上那款ACTECO 1.6TGDI莫属,最大功率197Ps,峰值扭矩290N?m,在自主品牌同级别产品中拥有绝对领先的优势。此外,相比奔驰A200上的那款1.6T发动机,其参数为156Ps、250N?m,可以说奇瑞这台发动机已经相当优秀了。

在新能源纯电领域,自主品牌也同样表现不俗。广汽新能源Aion S拥有510km超长续航,小鹏G3续航里程达到520km,而蔚来ES8续航里程更是达到了580km......相比“电动鼻祖”特斯拉也丝毫不逊色。

喜!四化提速,自主品牌“新四化”势不可挡

2015年,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核心的汽车“新四化”趋势成为了行业共识,掀起了汽车产业革命的新浪潮。经过多年耕耘,自主品牌不仅“颜值”靓丽,在“新四化”核心技术上也频频取得耀眼成绩。

新能源汽车一直是自主品牌“换道超车”的重要路径,“电动化”也成为“新四化”中被提及最高的“热词”,似乎没有推出一款像样的纯电动车都不好意思说是车企了。众多新能源车型齐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态势。

而在“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各家车企也是争奇斗艳。吉利博越PRO搭载了全新升级的GKUI 19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奇瑞星途LX搭载lion 3.0雄狮智云系统、荣威RX5 MAX配置最新版本的斑马系统、广汽集团研发ADiGO智能网联系统......预示着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在智能化和网联化上做文章。

除此之外,自主品牌车企服务模式的转型也在近年来蔚然成风。自2015至今,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互联网+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曹操专车”上线、长城汽车推出“欧拉出行”、上汽集团打造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长安、一汽、东风联合苏宁、腾讯、阿里等多方企业共同组建“T3出行”平台……聚焦共享服务领域探索不断延伸,致力于打造便捷化、灵活化、精准化的升级发展路径日渐清晰。

忧!大势不好,各大主流车企销量下滑

当然,有喜也有忧。随着整体车市的下行,各大主流车企像吉利、上汽乘用车等均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诸如吉利汽车1-11月同比下滑15.1%;上汽乘用车1-11月同比下滑13%......

主流车企销量下滑,其他车企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有的还在扛着,尽力维持销量的稳定;而有些则已经濒临退市,自主车企的分化正在逐步加剧。

忧!份额下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40%的红线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0.6万辆,同比下降11.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47.8万辆,同比下降16.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9%,比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

相比曾经市占率近50%,如今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经多次跌破40%的红线,无疑给自主品牌带来更大的挑战。

忧!补贴退坡(取消),靠政策吃饭的时代已经过去

去年3月26日,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新的补贴标准,乘用车、客车、货车三种新能源车型的补贴标准都较去年大幅减少,整体退坡幅度整体超过 50%。对续航里程较长、技术门槛较高的车型的补贴也同样大幅减少,意味着新能源补贴政策已从前几年的鼓励发展向完全退出过度。

对于此前一直靠政策吃饭的部分车企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当然这也倒逼车企研发出更多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

总的来说,2019年对于自主车企而言是有“喜”有“忧”的一年。“喜”的是自主品牌整体品质的提升、各项技术的突破以及在“新四化”核心技术上频频取得耀眼成绩;而整体车市的下行、自主品牌份额不断下降以及新能源补贴退坡(取消)等等,给自主品牌又带来巨大的挑战。

2019年已经收官,望自主品牌能够汲取经验、展望未来,以更好的姿态迎接2020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