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精神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20

 梁启超先生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侠”这一词汇的核心要义是无私、为他人,是付出不求回报。

中国有悠久的武侠历史,所谓“武侠精神”,也就是运用自身拥有的武力值,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它要求这个侠者最大限度地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做出牺牲,或者至少为了他人的安危幸福付出自己的努力。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了守卫襄阳城尽心尽力,他被称为“郭大侠”。而当杨过与湘西四窟鬼等人厮混的时候,他不过就是稍有名气之人。而当他襄助郭靖,为家国出力的时候,他也终于成为了“杨大侠”。所以,侠士需要落实到拯救家国或者他人的行动中。

同时,侠者需要摒弃儿女情怀。在《天龙八部》中,尽管在后期,段誉、虚竹等人也与乔峰一起并肩作战,但他们始终没有得到大侠的称呼。而乔峰呢,从一开始,他就是“乔大侠”,身处丐帮之时,他为了丐帮尽心尽力,同时又带着丐帮行侠仗义。

而离开丐帮之后,他仍旧顾念旧情,拯救丐帮兄弟于危难之中。这是乔峰大仁大义的一面。但是在儿女私情上,乔峰始终是绝情的。对于钟情于他最终死亡的阿朱,乔峰其实是难辞其咎的,所以他才会对阿紫那么纵容。

从这点上来说,侠者的本质要求,便是舍小家为大家。

第2个回答  2018-03-20

我认为,中国传统的武夹精神,是从墨家思想发展而来的。其中有两个重要的精神一直在中国侠义精神里。第一个是“义”第二个是“信”。

义者,是侠客最主要的精神,在墨家思想里“非攻兼爱”都是义的表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墨者之非攻也,不恃强凌弱是谓兼爱。楚国攻打弱小的宋国,墨子派弟子禽滑釐带三百人持守城装备帮助宋国,使楚国退兵从而保全了弱小的宋国。无所求,还自带工具与干粮帮助别人守城。正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者精神。也正侠客的“义”之所在。

信者:信是中国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所谓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汉初的大侠季布,在当时就有“黄金百两,不如季布一诺”这样的说法。在古典侠客之中,信用很重要,无信而不立,无信而不行。承诺之事,一定办到。这也是古典侠客必须的精神美德。

到了近代,梁启超先生把侠客的精神提高了一个层次,也侠客精神更具体化了,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这也是我们近代所读武侠小说的主要精神。像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郭靖、乔峰都是典型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其实中国近代史上也有侠之大者,女侠秋瑾算一位,谭嗣同也算一位。秋瑾与谭嗣同都出身于官宦人家。本有优越的生活,而他们确选择了另外一条激进之路。为革命与变法舍身赴死,为中华民族进步而献身。这样的人亦可称之为大侠。

很多人喜欢把刺客与大侠混为一团。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刺客不能称之为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