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最美好的爱是什么?

如题所述

这些年,我看到凡是关系处理很好的夫妻,都多多少少有点“大义灭亲”的感觉。其实,现在的80后、90后男女朋友的矛盾,很多都不来源于物质,反而来自双方父母施加的压力。

我问小马,你从美国回来,想过买房子这件事情吗?

小马说,想过,不过我也想过,就算买不起也没事。毕竟,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是家,租房子也是住。

我问,可是你发现了吗,当家长介入后,事情马上变质,美好的感情变成冷冰的现实,精神的匹配变成经济的门当户对,发展到今天,是你想要的吗?

她摇着头。我能感觉到她的痛,那种无能为力撕心裂肺的痛。她说,她恨自己的父母。我想,那个男生,又何尝不恨自己的父母呢。

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认为:中国人擅长把一件事情变成另一件事情,再变成第三件事情,然后弄得一团糟。

爱情本身是两个人的事情,当家长过分介入,所有的东西就变质了,从一件事情变成另一件事:本来很爱,变得谨慎;本想很快结婚,忽然困难重重;本可顺其自然,变得步履维艰。

就像小马,当事情发酵后,变成了她母亲和那一家人的矛盾。小马母亲跟她说:如果你再跟这家没素质的人来往,我们就断绝母女关系。

我想,她母亲说这句话时,有多大程度是站在女儿的角度思考的,又有多大程度是为女儿的幸福考虑的呢?我想到了这一步,她自己的面子和经济成本已经高于一切了吧。

我跟小马说,你妈妈希望你找个什么样子的?毕竟,他们也认为你该结婚了。

她说,我不知道,但我怕的是,当我不得不结婚时,她给我随便介绍一个,说:赶紧结婚吧,瞎挑什么,差不多就行了吧。

我曾经说过: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要什么,甚至,很多时候,我认为有些家长根本就不想让孩子幸福。

这话看似说得很重,在当今中国,却是有根据的。

我见过一个妈妈曾经跟自己的女儿讲过这样的话:这世界上除了妈妈外,没有人真的爱你。

这是个亲妈嘴里的话。我能想象她说这句话的出发点,前半句还挺有道理,后半句只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防备重重。可是,母亲毕竟会老,毕竟会离开,你让一个不敢爱的孩子在世界上怎么活,你让一个整天带着屏障的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怎么爱?

这哪里是爱,是赤裸裸地用爱绑架。

孩子终究会离开父母,和另一半去生活,无论多远,这是不争的事实。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节奏。

有距离,才是最好的爱。

有时候,学会放手,反而会有更好的结果。

我在三年前写了一篇文章叫《爸妈,为什么你要干涉我的感情》。

故事里写了一个阿姨,她不让自己的女儿跟谈了七年的男朋友交往,说那个男孩没有能力。可是我在沟通后,发现并不是这样,只是因为阿姨无法接受那个男生而已。

在我写完这篇文章后,姐姐说写得真好,然后转发了。结果,被阿姨看到了,她看完很生气,给我打电话说我是叛徒,怎么能站在姐姐那边呢,还把我骂了一顿。

我问阿姨,您是否想过,这么压抑女儿,然后一个个男朋友给她介绍,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阿姨没说话,很久都没说话。

我想她已经能搞清楚,这是一笔必输的买卖,一味以议员身份去干涉,孩子一定会恨她,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哪个不幸福的人会有无尽的爱?

一年后,她的女儿结婚,新郎,就是恋爱七年的男孩。

我不知道阿姨是怎么接受他的,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努力,但我明白,这条路很漫长,而且,父母妥协了。

父母妥协,孩子才能幸福;父母放权,孩子才能自由。

《圣经》里说:

创2:24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离开父母,与妻子结合,这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人终究会长大,会和另一个人过一辈子,这一个人,不是父母而是自己选择的。

父母总会说他们那代人压力大,可是,这一代的孩子压力更大,他们的压力不仅来自飞涨的房价和逐渐上升的生活成本,还来自家长的要求。孩子追求的不是单纯的物质,而是幸福本身。

而许多时候,家长的要求和过分参与,常常把一份好好的感情毁了。

就像夫妻吵架,本身很正常,可是一旦涉及双方父母,马上变质,双方开始变本加厉,这个架也就打不完了。

我的小姨从新疆嫁到湖北,跟姨夫一家住,每次吵架,就变成姨夫一家打群架似的去攻击小姨,久而久之,小姨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有一次我都看不下去,对着老人说,你们怎么这么没教养?

老人一看我发飙了,说:我们怎么没教养了!

我说,人家小两口吵架,你们跟着瞎起哄,这算什么教养啊?

他们当然不服。但我要讲一个我哥哥和嫂子的故事。

我哥哥在嫂子家,只要和嫂子发生口角,嫂子的父母一定站在哥哥这一边把嫂子训一顿,然后让他们两个自己回家吵。我相信嫂子的父母一定是心向着嫂子,但有教养的父母一定胳膊肘向外,关上门再亲孩子。而且,他们一定不过分干涉子女的生活。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是当事人,就不要乱评价,尊重和沉默一样,都是浓浓的爱。

你爱跳广场舞,我爱熬夜晚起,互相需尊重,彼此留距离,才能更好相处、更好相爱。

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父亲,在最该放权的时候放权了。

小时候我父亲管我很严格,我和姐姐没考到全班前几就会被一顿骂。慢慢地,随着我们长大,我忽然发现,他们不再管我,他们只会给我建议,却不会逼迫我做不喜欢的事情。

父母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爱好,他们也会给我打电话问东问西,但不会过多干涉我的生活,他们只提供建议,不去强迫。

看我熬夜,他们会说第二天要补回来;看我疲倦,他们会告诉我多休息;看我没锻炼,他们会提醒我去体检。

人大了,总要为自己负责,责任和自由是相辅的。

我记得有一次父亲跟姐姐聊到婚姻,他跟姐姐说,你什么时候结婚都可以,我不催你,毕竟你大了。

我在一边听,很感动,毕竟,很少有家长能说到做到的。

后来,我问父亲为什么不催她。

父亲说,只要你们幸福就好,家长所有的出发点都应该是孩子幸福就好,而孩子的幸福,只能他们自己决定。所以,我们就支持,不干涉,给你们足够自由,你们努力飞翔就好。

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爱:默默地看着你幸福,建议,不干涉,就这么简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