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这篇课文,通过描写_(时间)钱塘江大潮的__,体现了钱塘江大潮的_。

如题所述

观潮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钱塘江大潮的景象,体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作者不仅描写了潮声、潮色、潮形、潮势,而且对观潮的人们也进行了描述,一个“人声鼎沸”,加上一个“沸腾”,就形象地写出了观潮人惊叹、兴奋之情,从侧面衬托出大潮之“奇”。

钱塘江大潮,“奇”就奇在它的浪潮实在是太高。“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两丈多高”,那可是两层楼那么高啊!试想,两层楼那么高的浪潮铺天盖地涌过来,那场面是何等的壮观啊! 

扩展资料

背景如下: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著名的国都。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作者也兴致勃勃地来到钱塘江边,他被眼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的场面深深震撼着,他仿佛看到了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巧妙结合...观潮结束后,他回想起汹涌的潮水发出滔天巨响、岸边的看潮的人群齐声惊叹,他的内心以为那震撼人心的场景深深触动......终于,他再也不能忍受内心的平静,一定要把这壮观场面记录下来!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观潮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钱塘江大潮的景象,体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钱塘江大潮,人称“天下奇观”。《观潮》一文按照时间的顺序,给我们进行了精彩描述。特别是“潮来时”这个部分,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奇景,让我们闻其声,观其形,身临其境。

钱塘江大潮,“奇”就奇在它的浪潮实在是太高。“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两丈多高”,那可是两层楼那么高啊!试想,两层楼那么高的浪潮铺天盖地涌过来,那场面是何等的壮观啊! 

钱塘江大潮,“奇”就奇在它的气势实在是太大。“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几十匹、几百匹战马飞奔的场面就已经够大了。注意,这里可是“千万匹”,并且是“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想想看,那气势是何等的磅礴啊!

作者不仅描写了潮声、潮色、潮形、潮势,而且对观潮的人们也进行了描述,一个“人声鼎沸”,加上一个“沸腾”,就形象地写出了观潮人惊叹、兴奋之情,从侧面衬托出大潮之“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1
八月十八日 盛况 壮观
第3个回答  2020-09-05
写出了观潮前、观潮中、观潮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