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主题活动

如题所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学前教育作为全部教育之基础,其核心的职能就是既要保障每个儿童适应现实的社会,幸福快乐的成长,更要保证他们适应并创造未来的社会。那么,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呢?即需要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具有探究精神的人才。而如今农村幼儿园备受社会的关注,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农村幼儿园,但是,农村幼儿园的资金和设备往往不如城市幼儿园充足,农村幼儿园园区建设的硬件和都与城市幼儿园的条件有一定距离。但是,农村幼儿与城市幼儿一样,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喜欢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的世界。我认为,农村幼儿园想要更好的发展,可以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以及使幼儿获得更广泛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方法,更是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从农村幼儿教育因地制宜的角度,选择了这个课题。

我们幼儿园地处资源广阔的农村,这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变化,农作物有的开花,有的结果……给孩子以活的教材。幼儿园里的孩子多数是农民的后代,他们对农村的农业生产与农事活动具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日积月累的生活经验,他们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农业生产的技能,如挖坑、点豆豆等,我们认为,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就要充分利用与发挥,鼓励他们在活动中观察、操作、实践,掌握一些科学技能。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科学教育活动不仅是要让孩子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并提出了“做中学”的口号。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科学领域教育:“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2002年,我国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项目,对幼儿科学教育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以幼儿为主体”、“探究性学习等适宜的观念和教学策略研究,促进了幼儿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年来,《利用农村资源践行课程标准》、《发挥农村资源的优势,开展游戏活动的研究》等都取得了一些成就。在研究中,充分利用了农村的自然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亲自去探索农业生产与农事活动的技能。

三、课题概念及课题的界定

(一)课题核心概念

    科学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感受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2. 幼儿园科学活动:应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教育过程”。这一“过程”有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培养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二是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浓厚兴趣,萌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3.自然资源:是指离我们生活很近的周边资源,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的有用自然物。

    4.农村自然资源:是与我们农村生活息息相关、随手可得的一切自然资源。

    (二)课题界定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是指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从幼儿的兴趣和原有知识经验出发,选择和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认知水平的幼儿科学活动内容,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记录、操作等途径,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和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有关认知发展理论也指出:“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幼儿围绕一定的内容自主探究学习,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以探究性理论依据,我们把探究性学习活动理解为是一种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活动,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为幼儿创设多种途径,让幼儿在自己原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上,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积极地从活动中去探寻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孩子通过自己去调查、交流、讨论、实验、亲身经历的体验都是探究性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利用农村的有利资源,探索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和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主动地感知、体验、领悟各种科学知识,在探索、发现中培养创新意识,构建新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科学概念,初步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同时,在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兴趣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建构新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探究柘汪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幼儿科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2)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幼儿园科学活动的设计;

    (4)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策略。

    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结合本园实际,开发和选择适合各年龄班幼儿认知水平的科学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方案,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活动内容,形成幼儿科学教育系列活动,逐步建构科学活动特色篇

    七、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研究开始,通过问卷调查,测查评析柘汪镇第二中心幼儿园3-6岁幼儿对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2.观察法:一方面对幼儿个体在科学活动中进行观察、跟踪研究和总结,另一方面,对科学活动设计进行园本教研式的个案分析。

    3.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和探究式学习的文献资料,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以进一步指导实践。

    4.经验总结法:在积累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反思、提炼、修正自己的教育理论,贯彻《纲要》和《指南》精神,逐步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探索出农村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的规律。

    5.行动研究法:采用实践研究的方法跟踪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不断修改计划,进行再次研究。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时间

    研究对象:柘汪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全体幼儿

    研究时间:2014年6月——2016年6月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6月—2015年2月)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

    2.对柘汪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幼儿科学现状的调查。

    3.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5年3月—2016年2月)

    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每月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积累素材,撰写相关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以及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策略。

    4.完成相关研究的论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