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佛的境界是如何评定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佛说,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只占所有一切生命所居住的环境里极微细极微细的一小点而已。一切生命又称为一切有情,因为一切生命各自有种种不同的情感与遭遇,所以又称为众生。一切众生所居住的环境不出三个地方: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欲界最低下,无色界最高,色界则处在中间。欲界又有十个不同的居住环境,色界有十八个不同的环境,无色界则有四个不同的居处。我们一般人所响往的神仙天人们,他们大多分布居住在欲界里的上面六层里,称为欲界六天;我们人类,则是居住在由下面数上来的欲界十个层次中的第四阶层,居住的环境比起下面三层的地狱、饿鬼与畜生来说,好得太多了。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阎罗王,虽然统管地狱的大小事务,俨然是首领一般,然而, 佛于《阿含经》中曾说阎王依然是罪报之身,还是要忍受地狱刑罚加身的痛苦。 佛陀告诉我们:阎王每个月都要遭受灌饮热焰滚烫铜汁的破喉之苦,因此阎罗王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认为他在地狱里具有无上的权威,具有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形象。实际上是:阎罗王是带罪之身,仍然要遭受到果报。帝释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天,又称为玉皇大帝,则是居住在此欲界第五层里的天宫内,统管天上人间的文武百官,在天上享受着五欲诸乐,身心欢愉。然而,玉皇大帝他对于自己的生老病死与自己生活上所必须面对的烦恼却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他对于死与生这两个境界,是无法加以操控、不能随心所欲自己作主的。当死亡来到时,他们与大多数的众生一样,也是要再次去投胎受生的。一神教的上帝虽有福报住在他化自在天宫,对生命、实相的了知,却是远远不如玉皇大帝,几乎是完全无知的;从他们的《圣经》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另外一个众生居住的环境,是为色界的十八个天界,那里是只有已经断除欲界爱乐的修行人,特别是指已断男女二性淫欲之念的人,才能够往生居住的环境。这一类的众生,他们的「饮食」完全是*修习禅定来维持色身身体的存在,以禅定悦乐为食,以禅定力资养色界身;在物质环境上,他们能够享受禅定的身乐与心乐;然而,对于死亡与久住这两个境界,他们也无法加以操控、不能随心所欲由自己作主的,当死亡来临时,绝大多数的他们也是要再次去投胎受生的。于死亡及于常住,皆不自在。

最后无色界的四天,则是那些不了解佛法,却又极为精进修行禅定功夫的众生们所出生居住的地方。住在这一个环境里的众生,他们没有形象、身形俱灭,以类似科学上的说法来说,就是只剩下「精神体」的存在;实际上,六识中就是只有剩下意识的存在,其它的眼、耳、鼻、舌与身识统统都消失了。他们居住在那样的境界里,纯粹是意识的寂静状态;然而,对于死亡与住于此种寂静状态时日的长短,跟欲界天与色界天的众生们一样,都无法自主,不能随心所欲,无法自己作主,因此当死亡来临时,他们也是要再次去投胎受生的。于死于住,也是皆不自在。

这三个环境,统称为三界,我们众生就居住在这三界里,依照着我们生前活在欲界里的人间时,所做善业与恶业的多寡,来遭受报应,个个有不同的境遇。以欲界而言,造善事多的人,则上升到天界享受福报,造善事越多的人,上升的天界层次就越高,所能够享受的欲乐层次也就越高;相反的,造恶业的众生,就会投胎下堕到不好的三恶道中去,或做畜生、或成恶鬼;如果做了毁谤三宝、杀人放火等等的极大恶业的人,就会下堕到地狱道去,去遭受无量无数的极痛苦、极长时间的恶业果报。在这样的三界内,众生若是做了善事,就投胎出生在天界,在天堂内享福;若是造了恶业,就要去投胎到三恶道里受苦。多数的众生,此世出生为人而造善业,下一世出生于天界,然后在善业福报享用完后,只剩下恶业果报,因此再下一世就出生为饿鬼,然后在饿鬼道报尽后,再下一世上升出生为畜生;畜生报尽后,然后才有机会上升投胎当人;当人时,如果造了恶业,又下地狱去,如此反复地循环不已,形成了所谓的:「众生六道轮回、反复不停,无有出期的现象。」 佛,则是永远出离三界的存在,永远不受苦恼,永远「常、乐、我、净」。 佛的境界,极为殊胜、极为胜妙,不可思议,只有 佛与 佛彼此之间才能够了知这种无上的究竟境界。

我们真正应该要追求的是: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对于了解了生命真实意义的人,我们通常会称呼他们为圣人。在佛教里,能够了解生命真实意义的人有三种,他们是二乘人、菩萨与 佛。二乘人是指声闻人与缘觉人,他们以修学小乘中乘佛法为主;菩萨以修学大乘佛法为主,菩萨所证知的境界与智慧,两方面都高过于二乘修行人; 佛则是究竟圆满者,完全了知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具有无上的智慧与能力,能够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与自在天魔,并且永无止尽地兴起大慈悲力救护无量无数的受苦众生。

二乘人努力的修行小乘佛法,如果他们始终没有机会或是不肯修学大乘佛法,他们最后的修行成果,就是「灭身泯智」,也就是把自己的身形与意识通通灭失掉。二乘人死后,修行的成果就是不再让自己的下一世身体与意识出生,把自己从三界里消失,如此一来,任谁也无法在三界里外找到他,因此说,永远离开一切烦恼与苦受,真正达到无我的境界,证实了二乘佛法:人无我、涅盘寂静的法义。

菩萨则是更进一步,不必把自己的身体与意识消灭,不必把自己消失在三界里,就在这个具有烦恼与苦受的身体与意识境界里实证寂静涅盘,了知与掌握到宇宙与生命的本来真相。因此,菩萨的修行境界对于二乘修行人来说,属于「不可思议」的境界,超越二乘圣人的智慧所能够理解的能力范围之外。二乘的修行人想破了头,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菩萨能够不入涅盘而证涅盘、不证涅盘却能够常住涅盘的道理。所以说,菩萨的境界是超过二乘修行人的境界的。

佛地境界,相对于菩萨境界来说,属于「殊胜、极妙、无上、不可思议的境界」,远远超越最后身菩萨所能够了解的能力,一切大小菩萨与二乘圣人、凡夫众生,都不能够了知佛地所证得的无上胜妙境界。诸佛所证得的「无住处涅盘」,只有诸佛能够互相了知;因此,有《赞佛偈》如是云: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第2个回答  2013-10-19
分四大果位 缘觉 罗汉 菩萨 佛
第3个回答  2013-10-19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4个回答  2013-10-19
心中有佛
第5个回答  2013-10-19
世出世间一切事都不牵挂,只牵挂“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常常把这个放在心上,叫念佛。
念佛是无上甚深禅。
“南无阿弥陀佛”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莲池大师说:“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持一切余功德。”
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是念法界全体,法界全体就是阿弥陀佛,是诸佛如来,是一切众生,是自己 本人。
念这句阿弥陀佛是念一切诸佛菩萨,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什么样的经,论,咒都在这句阿弥陀佛之中。
念佛就是修集无量无边的善业福德。阿弥陀佛名号里,有无量的福德,无量的智慧。
念阿弥陀佛是成佛唯一的方法。心里想佛,佛就先前,“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念佛成佛的原理。
念佛是所有一切法门里第一法门,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断烦恼,证菩提,成佛道,都是念阿弥陀佛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念佛成佛的。念佛就是作佛。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就是在作佛。想佛怎么个想法?想佛的相好,佛的庄严,佛的功德,想佛在因地中的修行,在果地上的成就。常常想,你的心就是作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