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声和真声转换的时候有什么技巧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06
帕瓦罗蒂认为:“由强声至弱声,发声并无分别,只是少用气息与少加推动。反对用假嗓(Falsetto),因为得不到横膈膜的支持,声音不能唱强,也不能唱轻”。将嗓子吊起来,真声带位置上提到达假声带,是可以挤出高音来,但声音很弱,气息失去支持。假声和弱声与轻声不同。歌者在没有供气的状态下如何能唱美妙呢?弱声和轻声却能随意变强变弱。再有很重要的一点,在假声的状态下能够咬清楚字吗?大家可以试试。在一个场合宏大的音乐会上,歌者凭借假声唱到了某个音高,嘴里却小心谨慎,发不出声音,而且咬字含混不清。假声是硬做出来的声音,极不自然,训练好一个假声的男性歌者使之习惯这种状态下的发声是否残忍不说,但也非一日之功。既然我不赞成用假声,“真假混合声”的运用就更无从谈起。理论上经常看到人们说,高音难唱,因此必须借助假声,最理想的方式是真假混合。在实际中却发现男声要么真声,要么假声。两种声带的位置不同,发出音来各是各的,要去调节和变换如何能混为一体?一些男高音歌手认为自己是在用真假混合声,甚至还有分配的比例。对此不知有明确的感受还是人为意念中的划定。说到混合就要提一下换声区。有些声乐理论家,尤其国内的著名人物强调在向高声区转换时必要加入假声,而另一些国际声乐大师却认为在换声区不留痕迹一是某歌者有过人的先天条件,二是通过气息的调节和共鸣的利用而平稳过度的,绝无需假声的搀杂。有些人认为帕瓦罗蒂的高音C里必有假声成分。声音开、传得远是所有一流歌唱家的共同特性,用加入假声的方法达到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的。
综上所述,在谈论到底是用真声还是假声,还是真假声的问题已经变得不重要,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量化的结果。对于现代的美声方法,按照克劳乌斯的实践和理论来说,现代的唱法和美声时代已经远远不一样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