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传说中是什么日子?

如题所述

正月初三传说中是小年朝。宋代的中国传统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是日又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俗以为是日赤熛怒下兄,遇之则不吉,故此,“小年朝”例应祀祖祭神。小年朝又为谷子生日,中国民间有忌食米饭的习俗,以为如有犯者,会导致谷物减产。

文化习俗

在中国南方民间,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内容有一定格式。

例如:“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正月初三日当对神前香火前门钉断四方男女赤口贼盗火星一切祸灾归天大吉大利”),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

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7

俗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

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传统的年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更没有人走亲戚。有些地方“凶日”又演变成“忌日”,如甘肃天水便有正月初三“送先人”的习俗。中国南方、北方均有年初三不拜年的传统,据说年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

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认为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客家年初三的“送穷”,其民俗思想来源于古老的“赤狗”信仰。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

另一方面,民间传说年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因此年初三绝对不能杀羊,如果是日天气晴朗,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肥硕,养羊的人家将有一个好年景。 历史上,在宋代宫廷里,正月初三是“天庆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7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

作为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中国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11-15
正月初三叫小年潮,也叫赤狗日。传说中驰狗是愤怒之神,遇到他的人都会倒霉。所以初三是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初三拜年的时候会和人吵架,所以不拜年。另外,赤字意味着赤贫,所以中国人这一天不请客,会得罪红狗。
正月初三,红狗日,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据说在这一天创造了一头猪。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的日子。
人们早早关灯睡觉,以免惊扰老鼠,在房子的角落里撒些米粒和糕点给老鼠吃,这叫老鼠份子钱。
意思是和老鼠分享一年的收成。中国民间在正月初三庆祝小米的生日。在这一天,他们希望牺牲和祈祷新的一年,大米是禁止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