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教育

一、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具备教师职业素养,国家颁布了教师应具备的标准及要求,要求教师始终秉承四个原则:以身为本、立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还应该有深厚的教学素养和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要给别人一滴水,你自己必需要有长流水。所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我们应该具有活动老学到老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较高威信。如果是满足于现状,那只能被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所淘汰。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法,要有把难题变成乐趣的能力,要经常听取有经验的教师们的建议,听他们上课,学习他们好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只有不断专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加强自己把握教材的能力,增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要想做一个新时期的合格教师,除了具有爱岗敬业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渊博的学识,扎实的教学教育基本功以外,必须具有让学生敬仰的高尚人格。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不管她学历有多高,不管她教学经历有多长,教学经验有多好,没有崇高的师德,也是没有用的。教师应该当好学生的人生的引路人,用自己好的作风,好的思想、好的道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和教师朝夕相处,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那么学生就真正能做到“不令则行”。如:我们能做到不讲粗口,上课不迟到,不接打手机,说道做到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能够持久、深刻、直接地影响学生。
三、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行业基本的职业道德;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注重教师仪表,加强教师修养,在学生中树立起自己的形象。一个合格的教师,要爱自己的职业,爱我们的学生。心中有爱,才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做。用自己的爱心,换起孩子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点,就必须经常与孩子们沟通,找他们聊天,和他们交流,和他们游戏,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简单的大母子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语都会让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反之,学生不喜欢你,那他们就会处处抵触你,挑剔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无论你知识有多渊博,学历有多高,都引起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有事业心,对得起自己这份神圣的职业,对得起学生、社会。教师,社会给了无数的光环,而也给教师提出了许多的要求。我们应该把自己的职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对待,用心对待,用心耕耘。我们是学生生活上的服务生,是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那么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无论是成绩好的优等生,还是学习困难的后进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现在我们学校里的教师有三种:一是把学生的事当作学校的事去坐;二、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三是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前一种是得过且过,第二种是任劳任怨,而第三种则是爱的真谛。只有真正有责任感、有事业心的人才会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这样才生活得快乐,教育得幸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4
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第一、教师应当把师德修养放在第一位。教师是学生直接楷模,学生的学习、品德行为乃至思维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人格不但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可见,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第二、教师要爱每一位学生。爱是教的心理动力,教师的教总是植根于对学生的爱。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精心地教学生,才能尽心竭力的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产生“亲师信道”的心理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追求真理,确立科学人生观的精神动力。
第三、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的效果并非完全取决于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它还受学生的“心理背景”与“知识基础”的影响。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现有的知识状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并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第四、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业务能力呢?他们应当终身学习,一专多能。要教会学生学习,需要老师有精湛的教艺、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晰的思维、对教材思想教育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具有这些素质能力的教师,其教学效果更佳。
第五,教师要具有建立优化教学“文化生态”的能力。“文化生态”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在精神、心理、情感、价值观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班级“文化生态”是一个由教师和若干不同背景条件下的学生组成。充分发挥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文化生态”中要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协调,教学相长。
第六、教师应当具有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知识的创造者。作为塑造学生心灵的教师,要积极地寻求未知世界,去探索新的育人规律,就应当具有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搜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报告或论文等方面的知识能力,使局部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理论。可见,开展教育科研是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合格的教师,除了上述所列的六种基本素质之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需要我们在自我修养和教学实践中去提高。
第2个回答  2013-09-24
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孩子学习,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生存。教师是一个爱岗、敬业、爱孩子、知识经验丰富、与时俱进的人。可是如何做到这些呢?我想,只有努力学习,做一名终学习习型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终身学习型教师”,首先,教育的观念要跟上21世纪时代的脚步,一定要与时俱进,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其次就是要坚持思考和学习,更新储备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及一些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及运用。并通过思考和学习,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以孩子为中心,以每个孩子为本,以孩子为主体,爱每一个孩子。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在工作方法上“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可能比“雷霆万钧”的暴风骤雨效果更好。我正在尝试以一个母亲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因为母亲的眼光有关注,有欣赏,有爱,也有宽容。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关注和欣赏,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宽容。有人说: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超脱、飞跃,是一种升华。教师的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有了爱,师生就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了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教学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教育的媒体越来越多,孩子们接触的信息也很多。要面对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作基础。但是,教师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渊博的知识,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的学习,那么,我们就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其实,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平时多看看报、多看看幼儿教育书籍、多上网学习他人的经验、做一个有心学习的人,时时处处的积累,定会汇合出知识的海洋。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把自己满腹的学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学习,使孩子乐学、会学。因此我在工作中注重培养孩子联想的习惯、培养孩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孩子判断、评价和批判的习惯,同时我要求自己首先做到这几点,还应该具有民主、平等、公正、创新的思想意识,给孩子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孩子学习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些年,科技的进步给教育领域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使得教与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在教学时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合格的教师才能塑造合格的孩子。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我们执着的奋斗。这样,我们才会不负历史的重任。
第3个回答  2013-09-24
三、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几点:

1、“爱学生”是前提

把对学生的爱从心底向学生缓缓流淌,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的爱注入学生的心田。

2、功夫在“师”外

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郑孙平老师1962年从北师大生物系毕业,开始也是教中学生物课,但由于腰病不能经常带学生下乡,中途改教中学化学课。但郑孙平并不觉得这是“专业不对口”。大学时他曾是学校篮球队和合唱团的队员。他当了36年的班主任,无论在教学工作上还是在班主任工作上,生物理论和文体特长都帮了他不少忙。

知识面宽、多才多艺、实践能力强、既教书又育人,是特级教师身上的共同特征。他们的这些长处,很多得益于学科教学专业之外的广博知识。

3、“反思”与“不满”是创新的源泉

教学反思促成青年教师不断检查自身的教学言行,重新审视和考察已有的教学态度,围绕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开展有利于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教学活动,建立起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要养成“三多”的良好教学习惯。

一是多虚心求教。新老教师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氛围中,树立起极大的自信心,从而积极与指导者配合,遇到疑惑,虚心请教,不再掩饰自己的不足,把“隐藏”问题一个个暴露出来,努力将自己的“不足”变为“闪光点”。

二是多自我反思。新教师在虚心请教的同时潜心钻研,追求教学的“合理性”,如有的教师受录像课启发,将自己的教学语言录下来,辩听其语速语调的合理程度;有的甚至对着镜子练习体态语言,努力使姿势有助教学内容的讲解。

三是多撰写教后录。在最近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中,我们发现撰写教后录的人数比研究前增加了40%,达到了100%。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懂得了反思,改进方法,使教后录有话可写。在此基础上,许多教师写出了教学心得、教学论文。

听北师大附中王天开老师的课,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除了牢骚,还是牢骚。王老师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他自己的眼光审视一切,无论是教科书的内容编排,还是课后习题的难易程度,甚至连高考试题的出法、学生上课的态度等,都会成为他不满的理由。

惟有不满,才有创新;惟有耕耘,才有收获。中小学教师中,对教育教学实际不满的不乏其人,只有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人,才会最后获得优秀教师的殊荣。
第4个回答  2013-09-24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真的不容易,教学质量要搞上去,还要为人师表,最重要的是要和学生搞好关系,这样学生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你的好,家长也会喜欢你,即使偶尔发生点小意外,家长也会谅解,自然你就合格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