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

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的相关资料

  青函海底隧道(Seikan Tunnel )
  长久以来,日本本州的青森与北海道的函馆两地隔海相望,中间横着水深流急的津轻海峡。两地的旅客往返和货运,除了飞机以外,就只能靠海上轮渡。从青森到海峡对岸的函馆,海上航行要4.5小时,到了台风季节,每年至少要中断海运80次。于是,人们迫切希望海峡两岸除飞机和轮渡之外,再能有更经济、更方便的交通把两岸联系起来。青函隧道工程的设想也就应运而生。
  1964年5月,青函隧道开始挖调查坑道。
  经过7年的各种海底科学考察,专家们才最终选定了安全的隧道位置,并于1971年4月正式动工开挖主坑道。经过12年的施工,1983年1月27日,南起青森县今别町滨名,北至北海道知内町汤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青函隧道的先导坑道终于打通了。1988年3月13日,青函隧道正式通车,从而结束了日本本州与北海道之间只靠海上运输的历史。3月13日清晨,首班电气化列车满载乘客从青森站和函馆站相对发出。电车从海底通过津轻海峡只用了大约30分钟。
  青函隧道由3条隧道组成。主隧道全长 53.9千米,其中海底部分23.3千米,陆上部分本州一侧为13.6千米,北海道一侧为17千米。主坑道宽11.9米,高9米,断面80平方米。除主隧道外,还有两条辅助坑道:一是调查海底地质用的先导坑道;二是搬运器材和运出砂石的作业坑道。这两条坑道高4米、宽5米,均处在海底。现在,先导坑道用于换气和排水。漏到隧道的海水会被引到先导坑道的水槽,然后再用高压泵排出地面。作业坑道则用作列车修理和轨道维修的场所。
  青函隧道是一条十分重要的通道,目前日本铁路当局打算在隧道里铺设具有大容量的光纤通讯电缆、高压输电线、天然气管道等,以对隧道加以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日本七凿青函隧道,不只是方便民用,还有军事上的考虑。日本的北方四岛,二次大战后一直被原苏联(俄罗斯)占领。如何维护北海道的安全,一直是日本当局十分头痛的事。一旦有事,津轻海峡被封锁,北海道将成为孤岛。有了这条隧道后,在任何情况下日本都可保证本州和北海道交通畅通,军需品可源源运往北海道。
  为庆祝青函海底隧道开通,日本专门发行了一枚面值500日元的铜镍合金纪念币(直径30毫米、重13克,其中含铜75%、含镍25%)。该币发行于1988年8月29日,共发行了2000万枚。
  该币正面构图为飞鸟衬托下的海底隧道正面透视景观,并配以用日文汉字题写的国号和面值。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风格。币背面的主景图案是标明隧道具体位置的地图,其周边环绕着“青函海底隧道开通”、阿拉伯数字面值以及日本纪年等字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4
日本穿越轻津海峡连接本州岛青森与北海道函馆的双线铁路隧道。长53.85千米,1964年5月开工 ,1985年3月正洞凿通,1988年3月通车。耗资6890亿日元。隧道海底段长23.30千米。最大水深140米,最小覆盖层厚100米,采用超前导坑和平行导坑法施工 ,以便提前探明地质情况并作通风、排水和出渣之用。平行导坑与正洞的中线间距30米 ,两者之间每隔600米用横向通道连接。陆上部分本州岛端长13.55千米,北海道端长17千米,各设3座斜井和1座竖井,由斜井底部开挖位于正洞与平行导坑下方居中的超前导坑。海底复杂的地质断层和软岩构造,曾出现多次严重渗水事故,其中一次仅排水就用150多天 。为此 ,创造了防止隧道漏水等先进技术。为确保列车的准时、高速 、安全运行,在函馆设指令中心,对列车的运行实施监控,还在隧道内建有两座避难车站和 8个热感应点,装有火灾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地震早期探测系统、漏水探测器等设备。一旦发生危险,列车可迅速就近驶入避难车站,乘客可通过两侧能收容上千人的避难所或倾斜坑道脱离险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