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吃涮羊肉,铜锅和不锈钢的锅味道有区别吗?

如题所述

吃铜锅涮羊肉是传统,但是也会有人选择不锈钢涮羊肉,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材质不同,相较于不锈钢,铜锅更好。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传统火锅都是铜质烧炭的,这种铜锅涮出的肉,肉质鲜美,蔬菜则更为清爽。因为铜火锅导热很快啊,一般铜火锅都是传统的底下放木炭的那种,热量很均匀。火旺能够快速的烹熟羊肉,而快熟和爆炒一样,能够保持羊肉水分。多汁鲜美!炭火温度可达到1000多度,不锈钢锅达不到!如果火不够旺,就不是涮羊肉了,就是炖羊肉了。涮羊肉,这水温一定要够热。在相同时间下,铜锅里的温度要比不锈钢锅的高,这样涮出来的羊肉才最嫩,味道才最好。

2、用铜锅煮是因为不会有铁味,铁锅钢锅再煮的时候都会有铁器自己独有的味道渗出。铜有光泽,看起来很美观。在金属里,铜的传热能力仅次于银,排在第二位,这一点胜过了铁。用铜做炊具,最大的缺点是它容易产生有毒的锈,这就是人们说的铜绿(嘿嘿 和孔雀石的成分一样)。另外,使用铜锅,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C 。

3、碳火锅吃羊肉,汤料不停在翻滚,不停接触高温火筒,逐渐形成焦香味,加上涮肉时候不停接触高温部分,最后就形成与众不同的味道了!而且本身铜分子和不锈钢含有的分子味道是不一样的,高温遇热接触食物之后发生的反应肯定也不一样,所以涮出来味道不一样!

相较于不锈钢锅而言,铜锅导热快保温性强,更能保持住羊肉的鲜嫩,所以铜锅吃涮羊肉更美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6

中国人的确很喜欢吃涮羊肉,北边的有北京和内蒙这样的北方吃法的涮羊肉,南边呢,有像四川广东那边的吃法的涮羊肉。可见中国吃涮羊肉的历史,一个是悠久,另外一个从地域来讲的话也是很广泛的,南北方各有各的吃法。最直观的来讲,北方吃涮羊肉都喜欢用铜锅吃,这种的话就是很古老很传统的一种吃法,而南方的涮羊肉用的锅就不尽相同了有用,铁锅的也有用,不锈钢的不锈钢当然是很新的了,因为不锈钢它的产生历史就很短,所以不锈钢锅的话也是现代人的吃法,原来的人一般都是用铁锅或者是这种陶罐儿这种的砂锅,然后来吃涮羊肉的。具体出来从我们公司的起源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到底是老北京的吃法,还是从内蒙或者是东北传过来的。红锅涮肉对于食物起到很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在杀菌方面有着很特别的效果,当你把水倒进锅中的时候,就起到了巨大的杀菌作用,这个就被称为同离子效应,阻止了微生物的产生,而且用炭火的话,铜的导热和隔热也是比较好的。而所谓的这种不锈钢锅的话,也是只针对于现代人来说,因为不锈钢锅是现代人才用的一种器皿。他从对于涮肉的角度来讲,能够给肉质或者汤质能起到什么样的帮助作用无从说起,只不过说他是现在工业一种可以大批量生产的器皿,所以说还得是铜锅涮肉才是最正宗最地道的一种涮肉模式。

第2个回答  2019-11-16
实际上我个人觉得这两种。锅涮出来的羊肉味道上的区别并不是很大,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传统上的区别吧,铜锅被认为是比较正宗的老北京涮肉,而现在不锈钢啊或者是很多类似的比较便捷的销售方式,可能也是一种进步或者是一种更容易推广的方式。,其实口味上还是取决于羊肉的品质和小料的配方,而铜锅或者是其他国的区别,更多的是一种传统饮食方式的传承,铜锅涮肉看起来给人的感觉显得更加的有档次,或者是说传统的意味更加浓厚。
第3个回答  2019-11-16
吃涮羊肉,铜锅和不锈钢锅当然有区别了,铜锅里面加碳,用铜锅涮肉可以保留羊肉最原始的味道,铜锅和木炭的组合简直是绝配,这也跟锅体材质有一定的关系;而不锈钢锅,属于合成材料,一般加热都用电,用不锈钢锅涮出来的肉,就少了肉本身的味道,应该是锅体材质的缘故,很明显把肉的味道给破坏了;所以,吃涮羊肉还是要用铜锅的!
第4个回答  2019-11-16

有区别。铜锅一般都是碳火,也就是明火。这个火比较旺也持久一些,涮肉的味道因为成熟时间快,自然味道好。

不锈钢锅一般都是电炉,味道上和铜锅的明火能差点,因为成熟的时间在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