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在西游记中有哪些情节

如题所述

哪吒在西游记中的情节如下:
1、第一次出场:花果山与齐天大圣孙悟空缠斗
玉皇大帝当年见孙悟空声势浩大的拉出了“齐天大圣”的名号,誓与天庭作对。降金旨降服孙悟空,唯有托塔天王李家父子领旨降魔。李靖带着一众家臣,前往花果山,有些轻敌,安排巨灵神打前锋,结果被孙悟空轻易打败,乱了军心。
眼看巨灵神就要被军法处置了,三太子哪吒救家臣心切,就自告奋勇的去与孙悟空打斗,不到30回合这李哪吒便败下阵来了并亲口对李靖李天王言到:这个弼马温,着实有些本事。
2、第二次出场:大战老君坐骑青牛怪
孙悟空斗青牛怪,孙悟空把诸天神仙能请来的都请个遍,当然也包含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但是奈何青牛怪拥有太上老君的金刚琢,可收一切武器。而且青牛怪的战斗力也不弱,所以这些神佛居然无一人能够战胜青牛怪,哪吒也不例外。不出一个回合他的六件兵器便被收走了,连助阵的雷公电母都没有时间出手相助。
3、第三次出场:降服牛魔王大放异彩
最后一次重要的出场,哪吒借助其父亲李靖的照妖镜,手拿一把斩妖剑将牛魔王的真身牛头砍下了十余次,又用风火轮挂在牛魔王的角上,用火烧之,降服了牛魔王,牛魔王跪地求饶“莫伤吾命”。
扩展资料:
哪吒形象来源:
哪吒是我国最为著名的正统神仙之一,也是经典的艺术形象之一;主要故事源自宗教文化与名著内容,传统神话主要分为三大体系: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神魔小说神系;宗教信仰最主定为道教神话体系文化传统。身为专司伏魔的正道天神,其神祇行宫规格定性高级。
部分文化含佛系信仰,早在宋代佛经中已有不少关于那咤(原型)故事存在,如在《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密庵和尚语录》、《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记载中已有那咤“三头六臂、析骨还父肉还母”等情节,并出现“捆绣球”等兵器,形象较比刚传入时期饱满。
甚至在宋代之前就有那咤的名字出现,虽然有多本佛书中都存在那咤的记载,但哪吒并非由佛教原创,而是长发道童不是和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7
哪吒
法宝神兵
●百变乾坤圈——金色镯子,会变化,可大可小。投掷攻击,力量巨大,百发百中,可翻江倒海,震荡乾坤。(《封神演义》)
●霹雳混天绫——红绫,七尺长,能自动捆绑敌人,可翻江倒海,震荡乾坤。即使剪断了也能自动修复。(《封神演义》)
●金霞风火轮(火轮儿)——双轮暗藏风火之势,可踏在脚下作为交通工具。上天入地,速度极快。在西游记中也是一种兵器(《封神演义》《西游记》)
●混天绫,其色正红,其形正方,以象地,故其威力可以移山倒海,包举万物;乾坤圈,其色正青,其形正圆,以法天,故其威力可以映月耀日,笼罩众生;风火轮,状如太极,周转不已,以明道,故其威力可以追风逐火,生化无穷。
●金砖——纯金打造,砖形,投掷攻击敌人。(《封神演义》)
●阴阳剑——不同属性的两把宝剑。(《封神演义》)
哪吒
●紫焰蛇牙枪——枪身一丈八长,共有两挺。(《封神演义》)
●九龙神火罩——太乙真人传授。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条火龙盘绕。放出三昧真火。(《封神演义》)
●斩妖剑——降妖除魔的宝剑。(《西游记》)
●砍妖刀——降妖除魔的宝刀。(《西游记》)
●缚妖索——自动捆缚妖魔的仙索,像捆仙绳一样。“缚妖索子如飞蟒”(《西游记》)
●降妖杵——杵是一头粗或两头粗中间细的打击兵器。(《西游记》)
●绣球儿(八瓣球)——早期有火球的意思。其威力无穷,绣球丢起,山崩海裂。内有十六个头目,带领五千瘟阵鬼兵助战。在诸多早期戏剧小说中都将哪吒看做统帅魔王鬼兵。(《西游记》《南游记》《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
●九节铜鞭——南游记里的兵器
第2个回答  2019-12-07
第一回,孙悟空大闹天宫一回,玉帝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领十万天兵收服孙悟空。
第二回,孙悟空大战青牛精一回,孙悟空把诸天神仙能请来的都请个遍,当然也包含托塔李天王和哪吒。
第三回,老鼠精一回,因孙悟空在无底洞里发现托塔李天王和哪吒的牌位,于是跑到李靖家撒泼,最后李天王和哪吒帮助唐僧师徒收服老鼠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