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养了我10年,我却只想毁了她”,为什么人会仇恨自己的恩人?

如题所述

  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话善有善报。很多人做好事都得到了好的回报,所以现在的好人越来越多,国民素质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做好事也是不求回报的,有一颗善心只希望帮助的内个人好好的,自己也不求得到什么好的回报。但有时候做了好事也不一定会有好的回报,这就转换到了我们另一个词叫“恩将仇报”。


  恩将仇报的典型。孙俪资助过一个学生,可以说是养了他十年。孙俪当时见到内个男孩生活不易,家里拮据,念书还不错,孙俪就一心想供他上大学,不能让这个孩子因为钱的事而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孙俪就开始资助他,他也考上了大学,孙俪还给他买了手机。可是这个男孩上了大学就变了一个人,开始向孙俪索取,要很多生活费,要手机,孙俪一开始认为虽然这样,但不能让他因为这些事耽误了学习,但后面发现很不对,内个男孩的言论伤到了孙俪,使孙俪心寒。


  对你好是情意,不是天经地义。别人的善举是暖心的举动,是对受助人的一份关心,但这些举动不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人天生就必须对你好,谁也不欠谁的。但别人帮助到自己这就是别人的一份温暖的心。孙俪资助的内个男孩就是把这份关心,这份温暖,变成了自己应得到的,变成了天经地义,没有珍惜这份温暖,还用言语伤害孙俪。他就是太过于认为这是别人欠他的,认为这是他应得的,所以才“恩将仇报”,彻底寒了孙俪的心。


  对你好的人要珍惜,珍惜这份别人给的温暖。这是别人对你的好,但千万别觉得是天经地义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0

这一件事情虽然是陈年往事,但是还是有必要的,将它拿出来晒一下。另外孙俪捐助一个贫困生达三年,并非十年,而且,那位学生可能从来没有说过毁了孙俪这样的话。

一:孙俪的捐助往事

出生于1982年的孙俪,在2002年也不到20岁,那个时候她正在昆明拍摄玉观音,看到了重庆卫视播出的大型系列报道《希望在山野》,其中就有一个贫困的高一学生艰苦求学的情况。

孙俪当时是演员,但是当时的演员的片酬也并非如今的这么的风光,但是肯定比普通人要高一些,一念之善,孙俪和她的母亲,通过节目的热线传呼开始资助这样一个孩子的学业。

然后这位孩子在孙俪母女资助了三年之后,考上了上海水产大学,其实这件事情看似圆满了。

孙俪之善是大善,她大约也无需回报。只是后面的事情将这件本来已经过去的事扒了出来。

第二:被深扒的内容

其一被捐助贫困生的自述

拍摄《希望在山区》而和这一位贫困学生认识的记者,进行跟踪采访的时候,才发现孙俪母女在2005年已经停止了对这一位贫困生的帮助。

于是,他叫这一位贫困生将孙俪母女的交往过程用书信寄给他。

在这位学生的自述言语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孙俪母女的确是帮助了这位贫困的学生。并且他们之间有承诺,孙俪母女愿意资助他到大学毕业,一个月的生活费是500。

但很显然这位贫困生超越了资助和被资助的界限。他显然非常信赖孙俪母女,而且这种信赖被他自发的认为是一种超越了普通捐助的感情,这使他开口向孙俪母女提出了一些捐助升级。

比如他当了学生会干部,而且明显开支不够用,比如学生会电话费就用了90块钱,他肯定是希望孙俪母女跟他报销。在学校打乙肝疫苗,花了175元,他也打电话向孙俪的助理。

据他个人陈述,邓阿姨在电话里说她养的狗都比我听话。

其二孙俪方面了解的实情

孙俪这一方面了解了哪些实情?就是这位学生已经在学校申请了贫困生补助每年有6000块钱。所以孙俪这一方面停止了捐助。

第三,捐助与被捐助者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捐助与被捐助着的伦理困境

很显然10多年以前的慈善事业没有现在的这么发达。当代的慈善几乎都是匿名捐助,用在特定的项目上。捐助人和受助人不直接发生关系,但会有中间的机构,核查善款的情况。

但是在10多年前,捐助和被捐助者可能会发生直接的联系,那么也就会产生一系列伦理的问题。

孙俪向这一位学生捐助时,是承诺了一个月500块钱的生活费资助到他大学毕业。当然这个前提可能他们之前有没有沟通好,是没有其他补助的前提下。另外就是,要求每个月核对那些钱的用处,是否过分的呢?

那么这一位学生,很显然的跨越了受捐助者的一些界限,他提出了一些额外的费用,是想要得到孙俪的认同并给予帮助,但很显然,这种方法却遭到了对方的反对。

捐助的方法

那么这个中间就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捐助者是否有必要要求受捐助者,详细地列明那些开销?这种方法明显地带着一种控制性,也容易养成依赖性,捐助人就是恩主,必须事无巨细的汇报。

那么来谈一谈这位受捐助者的问题。他明显的已经依赖了这种形式,并试图获得更大的利益。

四:感恩与被感恩

通常我们认为被捐助者一定要感恩捐助者。但这同样是一种道德和精神上的压力。而且许多人做慈善的时候也希望得到感恩。

但真正的慈善,是当你付出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多的回报。这也是许多现在的人匿名做慈善的原因。愿意自己的力量能够帮助他人,但不希望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生态。

这件事情对于孙俪和这一位被捐助的同学都有影响。毕竟来说网络上的批判也非常的简单粗暴。很多人都指责这一位男生是白眼狼,而孙俪的遭遇也的确值得同情。难道有资助这个学生一辈子吗,所有的小事都要找她来报销,她不是他的母亲,也不是他的老板。而且孙俪尽心尽力,这个学生已经考上大学了,勤工俭学的学生多得是!

五:最后的话

中国的慈善事业是一个逐步进步和完善的过程

捐助者有余力做善事,被捐助者,摆脱了生活困境之后,将爱心传递,这就是一个积极的良性的慈善循环。

我也相信这名贫困生,并非是白眼狼,他只是在接受捐助的时候,没有定位好自己的身份,给捐助者制造了一些麻烦。10多年过去了,他也一定长大成人,他也一定帮助过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一件事一棒子打死一个人。

那么孙俪捐助的现象,很多人都遇到过

资助了一个人,反而为其所累。这是传统的捐助,容易产生的一些问题。其实在当代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当我有钱投入一个捐助项目的时候,我不会亲自的去面对那些受捐助的人。这样避免双方为社会伦理所困。

大家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帮助他人,但一定要注意方法方式。做好事不留名,是一种最好的方法,而现在流行的慈善是由中介机构代理。

孙俪错了吗?那一位贫困生又错了吗?

其实他们都没有错。所以不必要放大某一个人的某一阶段的言语或者言行。那一种一饭之恩必永生回报,是带着封建性质的人身依附和精神控制,付出渴望回报,同样也不是真正的行善。同样那个贫困生在他的某一个阶段形成的那种依赖性是不可取的,人要靠自己自发向上,而不是等着喂食!

多说一句,孙俪之善是大善,因为一念之间,决定帮一个人,她那个时候发自天然,值得嘉许!祝福孙俪!

第2个回答  2019-11-16
施舍不是恩人而是在接受馈赠,因为上天已经给你算到回报了,执着于施舍很可能回报都没有。
无所相而生其心才是真的福德,既然是真的福德,那还纠结个什么。
第3个回答  2019-11-13
对你好的人要珍惜,珍惜这份别人给的温暖。这是别人对你的好,但千万别觉得是天经地义的。
第4个回答  2019-11-20
年纪小,当作了是一种依赖。孩子觉得孙俪已经是自己的父母一样索取。其实并没有错,孙俪其实并不是这孩子的父母,只是帮助。所以,告诉大家,即使最亲的人帮助你都要懂得感恩,而不是应该的,父母也是如此。和再熟悉的人拿东西都要询问是否可以,这是尊重是礼貌是教养。但对于施恩的人来说,直接给予帮助,不要有太多要求回报,这真的是看良心。付出本来是你的善心,要求回报其实就是忘了初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