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退休,他给故宫留下了什么?

据故宫博物院透露,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单霁翔为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他接手前, 故宫深陷"瓷器门”“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等十重门 舆论危机。
他接手后,故宫院内不再通机动车,外国国家元首也不例外。开放区域从百分之三十变成百分之八十,游客不用再挤在中轴线上参观。
自1420年紫禁城建成以来,只有他和他秘书走遍9371间房间。
1862690件文物,是他脱口而出的数字。因为"我们国家收藏的国外藏品比较少,因为我们没有掠夺,没有偷盗别的国家,每一件都来历清楚。”
有人说故宫精品都在台湾,他说“文物不被呵护,不被修复,不被保护,同样是没有尊严的。那些被蓬头垢面堆在一起的文物同样只是被简化成了一个数字而已,不被展示,便也没有意义。”
从他开始,故宫每日限流八万人。
从他开始,故宫无论员工游客一律禁烟。
从他开始,所有博物馆馆长都自称“看门人"
更是从他开始,故宫新增售票窗口,游客休息座椅,午门所有门洞全部打开,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宫终于离普通民众不再遥远。
他留下的故宫,是个网红故宫。每年超过15亿的文创产品,口红卖到断货; "我在故宫修文物”全网播放量9782.7万,豆瓣评分9.4分;"国家宝藏”让国宝真正活了起来……
"没有强大的博物馆,是不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没有强大的文化,就没有真正强大的国家。
从故宫建院90周年特展再到紫禁城里过大年新春灯会,这位老人的愿望很简单-"将一座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9
2012年1月
单霁翔任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党委书记(2013年2月不再兼任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他花了5个月时间,带着秘书走遍宫里的1200座建筑、9371间房,踏破20多双布鞋。
2014年
故宫的关键转折点——开放面积首次过半,达到52%。
2015年
故宫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展出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卷》、宋徽宗赵佶绘《听琴图轴》等国宝,引发观展热潮。“故宫跑”成为当年热词。
2016年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收获一片赞誉,带火了文物修复师这个群体。他将文物数量精确到个位数:1862690件(套)——这是2016年底的数据。
2017年
单霁翔登上央视《国家宝藏》节目,展示了《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和秦代石鼓。
同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同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人民币。
2018年
故宫推出《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通过巨幅互动长卷、沉浸剧场、球幕影院,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推出故宫彩妆,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
2019年2月
故宫成功举办“上元灯会”,这是故宫第一次大规模夜间开放,紫禁城第一次被真正照亮。故宫开放面积由2014年的52%,达到现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将向公众展出。
第2个回答  2019-05-20
他接手前, 故宫深陷"瓷器门”“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等十重门 舆论危机。
他接手后,故宫院内不再通机动车,外国国家元首也不例外。开放区域从百分之三十变成百分之八十,游客不用再挤在中轴线上参观。
自1420年紫禁城建成以来,只有他和他秘书走遍9371间房间。
1862690件文物,是他脱口而出的数字。因为"我们国家收藏的国外藏品比较少,因为我们没有掠夺,没有偷盗别的国家,每一件都来历清楚。”
有人说故宫精品都在台湾,他说“文物不被呵护,不被修复,不被保护,同样是没有尊严的。那些被蓬头垢面堆在一起的文物同样只是被简化成了一个数字而已,不被展示,便也没有意义。”
从他开始,故宫每日限流八万人。
从他开始,故宫无论员工游客一律禁烟。
从他开始,所有博物馆馆长都自称“看门人"
更是从他开始,故宫新增售票窗口,游客休息座椅,午门所有门洞全部打开,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宫终于离普通民众不再遥远。
他留下的故宫,是个网红故宫。每年超过15亿的文创产品,口红卖到断货; "我在故宫修文物”全网播放量9782.7万,豆瓣评分9.4分;"国家宝藏”让国宝真正活了起来……
"没有强大的博物馆,是不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没有强大的文化,就没有真正强大的国家。
从故宫建院90周年特展再到紫禁城里过大年新春灯会,这位老人的愿望很简单-"将一座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六百年!"追答

他接手前, 故宫深陷"瓷器门”“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等十重门 舆论危机。
他接手后,故宫院内不再通机动车,外国国家元首也不例外。开放区域从百分之三十变成百分之八十,游客不用再挤在中轴线上参观。
自1420年紫禁城建成以来,只有他和他秘书走遍9371间房间。
1862690件文物,是他脱口而出的数字。因为"我们国家收藏的国外藏品比较少,因为我们没有掠夺,没有偷盗别的国家,每一件都来历清楚。”
有人说故宫精品都在台湾,他说“文物不被呵护,不被修复,不被保护,同样是没有尊严的。那些被蓬头垢面堆在一起的文物同样只是被简化成了一个数字而已,不被展示,便也没有意义。”
从他开始,故宫每日限流八万人。
从他开始,故宫无论员工游客一律禁烟。
从他开始,所有博物馆馆长都自称“看门人"
更是从他开始,故宫新增售票窗口,游客休息座椅,午门所有门洞全部打开,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宫终于离普通民众不再遥远。
他留下的故宫,是个网红故宫。每年超过15亿的文创产品,口红卖到断货; "我在故宫修文物”全网播放量9782.7万,豆瓣评分9.4分;"国家宝藏”让国宝真正活了起来……
"没有强大的博物馆,是不能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没有强大的文化,就没有真正强大的国家。
从故宫建院90周年特展再到紫禁城里过大年新春灯会,这位老人的愿望很简单-"将一座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第3个回答  2019-04-11
,单霁翔这种踏实、务实、扎实的个性,“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做派,决定了他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做事高度。

当了7年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正式卸任了。上任卸任,原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上任静悄悄的这个院长,却在卸任时牵动了社会众多的关注,其中人们关心最多的,就是单霁翔会给故宫留下什么。

单霁翔上任后,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尝试,令原本“高冷”的故宫博物院温度陡增,如同旧时王谢的堂前燕,在大家欣喜的目光中“飞入寻常百姓家”。单霁翔认为,自己只不过就是在故宫博物院里看门的人,每天辅助观众有序地走进这座博物馆,为他们尽可能做好服务。如此说来,单霁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而是给自己一个“服务者”的定位。让进故宫的客人能得到什么,才是他的追求。他的这种服务意识,是他留给故宫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单霁翔上任之前,故宫曾出了很多“奇葩”的笑料,对这座国家级博物馆有一些负面影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按常理,他本来可以选择循规蹈矩,将人员结合其专业合理配置,让能者做其所能,不能者不做其所不能,就可以少出纰漏。在这座世界知名的故宫博物院里工作,求稳是很正常的心理。但他依然选择了创新求变,让“冷宫”里的国宝一一重见天日,一样样“活”了起来。这种敢于作为的意识,也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财富,与故宫里的珍宝相匹配。

单霁翔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值得行业内外学习和效仿。他穿着一双老布鞋带着助理,花了5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故宫的1200座建筑、9371间房屋。据说,光是鞋就磨破了20多双。这种磨破鞋的工作作风,是一种接地气的作风。相比那些好高骛远、目光游离者,单霁翔这种踏实、务实、扎实的个性,“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做派,决定了他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做事高度,决定了他想有所作为就一定能有所作为。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单霁翔不过是用自己的言行在实践这个简单的做人准则。能留下什么东西是初衷,而要实现这种初衷,还得配以为民造福的思想和务实有效的具体实践。
第4个回答  2019-04-11
单院长在任期间,给故宫带来巨大的贡献,这也是他退休时给故宫留下的巨大财富,让我们以时间为序来简单盘点一下。
1、2014年,使故宫开放面积首次过半,达到52%。
2、2015年,故宫举办“石渠宝笈特展”,展出多个国宝级作品,引发观展热潮。
3、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带火了文物修复师这个群体。他将文物数量精确到个位数:1862690件。
4、2017年,他登上央视《国家宝藏》节目,展示了《千里江山图》、各种釉彩大瓶和秦代石鼓。使得这一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故宫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人民币。
5、2018年,故宫推出《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推出故宫彩妆,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
6、2019年2月,故宫成功举办“上元灯会”,这是故宫第一次大规模夜间开放,紫禁城第一次被真正照亮。故宫开放面积由2014年的52%,达到现今的80%以上,8%的文物将向公众展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