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故事名称有哪些?

如题所述

对于白求恩这位国际友人,他在中国的故事非常多。

白求恩原本是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他在1938年年初来到中国,他的到来,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大批药品、显微镜、x光镜和一套手术器械。除此之外,白求恩还给中国带来了高超的医疗技术、惊人的组织能力。

白求恩来到中国之后,很快就到了晋察冀边区后方医院,在第一周的时间里,他就检查了多达520个伤病员,这些伤员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的。在第二周的时候,白求恩就开始给上元门做手术。在这之后的时间里,白求恩连续工作四个星期,这也让147个伤病员恢复了健康。可以这样说,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白求恩。

在一次战斗中,白求恩曾经连续工作长达69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他为115名伤员进行了手术。白求恩的手术台,可以在一线,也可以在大后方,就算是战斗打得火热,白求恩大夫却仍然在给伤员做着手术。当时人们非常担心白求恩的安危,劝说他到后方躲避,但是白求恩却这样说道:“离火线远了,伤员到达的时间会延长,死亡率就会增高。战士在火线上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危险?”

为了保住伤员的性命,白求恩把自己的鲜血洒在了中国的大地上,当然,他却称自己是万能输血者,也就是说他就是O型血。值得一提的是,白求恩还拿出自己带来的荷兰纯牛乳,亲自到厨房煮牛奶,烤馒头片,端到重伤员面前。看着伤员们吃东西,白求恩大夫也感到非常满足。白求恩大夫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战地外科医生,他除了做手术治疗之外,还亲自打字,画图,编写教材,给医务人员上课。

总而言之,白求恩在中国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7
输血
1938年6月,白求恩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第一个献了血。

验过血型,白求恩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

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第二个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病人的身旁不容置否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白求恩因此被群众称赞为“群众血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17
白求恩故事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另一个突出体现就是他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他把八路军和中国的老百姓都看成比亲人还亲的人,认真细心地为他们治病,主动热心地关心和帮助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感激他,佩服他。   
作为军医,白求恩经常为八路军伤员进行手术,往往需要输血。那时候没有正规的医院,更没有血库。   
有一次,白求恩忙累了一天,差不多做了10个手术,到晚上很晚才躺下睡觉。   
白求恩睡得正香,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警卫员小何一跃而起。一个值班医生着急的说:“一个伤员股动脉大出血……”   小何说:“你们处理一下吧,白大夫累了一天,刚睡着。”   
值班医生为难地说:“情况很危险,伤员在昏迷中还喊着白大夫的名字呢!”   这时,白大夫闻声也披着衣服出来了,问明了情况,他迅速穿上了冰凉的棉衣,奔向手术室。
第3个回答  2020-12-17
白求恩故事
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
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另一个突出体现就是他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他把八路军和中国的老百姓都看成比亲人还亲的人,认真细心地为他们治病,主动热心地关心和帮助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感激他,佩服他。
作为军医,白求恩经常为八路军伤员进行手术,往往需要输血。那时候没有正规的医院,更没有血库。
有一次,白求恩忙累了一天,差不多做了10个手术,到晚上很晚才躺下睡觉。
白求恩睡得正香,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警卫员小何一跃而起。一个值班医生着急的说:“一个伤员股动脉大出血……” 小何说:“你们处理一下吧,白大夫累了一天,刚睡着。”
值班医生为难地说:“情况很危险,伤员在昏迷中还喊着白大夫的名字呢!” 这时,白大夫闻声也披着衣服出来了,问明了情况,他迅速穿上了冰凉的棉衣,奔向手术室。
1938年6月,白求恩在山西五台县松岩口军区后方医院讲授输血技术。“输血”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技术,中国在大城市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才能开展。在野战医疗条件下输血,是人们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白求恩首先详细讲述了采血操作、标准血型制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接着推来一名胸部外伤的患者,32岁的卫生部部长叶青山第一个献了血。
验过血型,白求恩让叶青山和病人头脚相反躺在床上,拿出简易输血器。白求恩把阀门通向叶部长,抽拉针栓,殷红的鲜血便流入注射器,再转动阀门,血液便流入患者体内。
大家热烈鼓掌,战地输血在中国军队野战外科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第二个病人推来了,白求恩主动躺在了病人的身旁不容置否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白求恩因此被群众称赞为“群众血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17
1939年2月,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血300毫升.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有些伤员分散在游击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