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母亲的小诗(母亲之后的感受)

如题所述

“当我请你听我说,你却开始提建议,你并了解我的心;
当我请你听我说,你却说我不该那样想。你践踏了我的感情;
当我请你听我说,你已着手解我的心锁,你真是让我扫兴。
你在我眼中是那么陌生,请听我说!
我只要你听我,请你什么也不做,只是听我说。”
这是一首孩子写给母亲的诗。看得出来母亲很爱孩子,但这份爱却让孩子受不了。
我们常常看到,不少母亲为了孩子,牺牲掉了自己的一切。无论工作再忙,自己多累,甚至生着病,爬也要爬起来照顾孩子。可是孩子却说:“你的爱让我的基本生活能力都萎缩了。”
我们也看到,不少母亲把教育孩子的方式变成了不断地唠叨,不停歇地叮嘱,就像《大话西游》里的话多的唐僧,让身边每一个人都痛不欲生。还有的母亲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没有平心静气倾听孩子的意识和习惯,甚至把自己的情感、意愿强加给孩子,稍不如意就火冒三丈,大发雷霆。
合格的母亲先要分清“慈爱”和“溺爱”的界限——慈爱是蜜糖,溺爱是毒药。母亲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孩子,对于爱不加适当控制,就会发展成溺爱和纵容,过分顺从孩子的意愿,包庇孩子的严重缺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全部包揽;母亲的慈爱一旦成为无条件的妥协和软弱,受此影响,孩子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也会表现出同样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要改变你的孩子,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而你的改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承认自己在理解、掌握教育方面的不足,甚至空白,甚至背道而驰。内心的彻底改变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放下架子,将心抽空,装进孩子。然后从零起步,重新学习,这样,才能听得进好的意见或建议。
母亲智慧的爱会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成长,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都永远不会放弃,都永远充满信心,都永远充满希望。
(这是我从一本书上看到的一段,感触颇深。作为成人,我们经常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我们没有静下心去倾听孩子的心,我们真的理解他们吗?不理解他们又怎么能够做好教育工作呢?我没有当过母亲,但我从自己母亲身上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无私奉献的爱,母亲的爱使孩子温暖,但是这份爱也要适度。作为一个母亲或者一个家长,都应该先理解自己的孩子,然后找到最好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陈鹤琴现成曾提出孩子的“三好四喜欢”:小孩子好游戏的;小孩子好模仿的;小孩子好奇的;小孩子喜欢成功的;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小孩子喜欢合群的;小孩子喜欢被称赞的。我们的任务不是去代替孩子确定发展的方向,而是去发展孩子的个性,并加以保护。现实中我们为什么不允许孩子们好奇,允许孩子们游戏,允许孩子们到野外活动,允许孩子们交小朋友呢?小孩子喜欢被称赞,为什么偏偏不去称赞,而是批评多于称赞呢?孩子怎么能有创造性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