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七回可以看出大圣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如题所述

《西游记》第七回可以看出大圣有桀骜不驯、勇于反抗的性格特征。

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主要内容讲述的是:

孙猴子被绑上斩妖台,不想刀砍斧剁,雷劈火烧,毫发无伤。太上老君奏请将孙猴子放到八卦炉中锻烧。玉帝准奏。老君将孙猴子推入八卦炉中锻烧为49天,把一双眼变做了“火眼金睛”。到了开炉之日,孙猴子跳出丹炉,将老君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孙猴子打到灵霄殿外,被王灵官拦住,雷部三十六员雷将齐来,将孙猴子围在垓心。孙猴子变做三头六臂,抡着三条金箍棒象纺车一样,众天将都不敢近前。

玉帝派人去西天请来如来佛祖。如来和孙猴子打赌,若孙猴子翻筋头翻出如来的手掌心,就让玉帝搬出天宫。悟空跳上如来手心,不想如来将手掌化作五行山,把悟空压住。

文中的猴王不把玉帝放在眼里,敢于和佛祖对抗。

扩展资料:

孙悟空的形象,在当时寄托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反抗邪恶势力和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理想。他机智灵活,神通广大:英勇无畏,嫉恶如仇。

他蔑视权威,勇于反抗,表现在:

1、他曾在花果山水帘洞占山为王,聚集大批猴子猴孙, 自称“齐天大圣”。

2、他曾闹龙宫、扰冥府、搅蟠桃会、大闹天宫,向天庭的最高统治者挑战。

2、与如来斗法时,更是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之言,表现出对神国权威的极大蔑视。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由此可见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於面对挑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