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田字格数学数字怎么写

如题所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字的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拼 音 shù   shǔ   shuò  部 首 攵  笔 画 13  五 行 金 繁 体 数  五 笔 OVTY

[ shù ]

1.数目:次~。~额。

2.几;几个:~次。~日。

3.天数;命运:气~。在~难逃。

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

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

6.指数学:~理化。

[ shǔ ]

1.点算:~数(shù)。~不清。

2.比较起来最突出:~得上。~一~二。

3.责备;列举错误:~说。~落。

[ shuò ]

屡次:频~。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一、数落 [ shǔ luo ] 

1.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被母亲~了一顿。

2.不住嘴地列举着说:老大娘~着村里的新鲜事儿。

二、数数 [ shuò shuò ] 

1.犹汲汲。迫切貌。

2.屡次;常常。

三、次数 [ cì shù ] 

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练习的~越多,熟练的程度越高。

四、数据 [ shù jù ] 

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2
数学和作文的关系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新课程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从数学课程内容到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观察、体验、实践、交流、活动成为学习生活的重点,而这些内容可以而且应该成为作文的素材,这就是数学作文。苏教版《数学》第六册,学习内容有:生日快乐、美丽的花边、观察物体。显然这些数学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课本在编排上也是充满生活气息,生日快乐单元,图文并茂,既有生活情景,又有活动内容,数字中透露着很多的生活气息。课堂上,老师引导同学看图,介绍图片内容,同桌交流过生日的情景,统计同学生日,制作班级生日统计图,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说说准备怎么为爸爸妈妈过生日,这些课堂发生的情景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数学作文就是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内容,记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疑惑、感受、理解、评价、意见,记载数学课堂发生的趣闻轶事以及和数学学习相关的背景、故事,数学作文不仅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理清学习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数学情况,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国内外关于数学作文的研究有很多,尤其在美国,1991年,美国数学全国委员会在制定《教师规范》中倡议利用“数学日记”作为加强数学教学的手段,并在全美范围推广,(《美国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日记”》孙旭花《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可见数学作文意义重大,数学和作文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与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1.数学学习为作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传统的作文往往局限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写同桌,写老师,写我敬佩的人,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和数学的学习丝毫没有联系。让学生写数学作文,把作文和数学的学习联系起来,让作文成为数学学习的工具,成为数学学习的助手,大大拓宽了作文内容。在数学作文文中,学生可以描述数学现象、发表对数学问题的看法、表明对数学内涵的认识和探索,可以写一堂课的学习历程,一个知识点的探究过程,课堂活动的情景,学习中的趣闻,解题的过程,合作交流的经历,知识点背后的故事,甚至可以用童话的形式表现知识的生发、运用的故事等,可写的内容很多,涉及各种作文形式,各种表达方式。学生学了百分数,可以写老师教我百分数、生活中的百分数、百分数游戏、百分数的故事、百分号的来历,我设计的百分号,百分号奇遇记,百分数给我的烦恼,我教同学百分数等,可写的题目很多,可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可以写成知识性的说明文,也可以写成童话式的科普文章。

2.数学训练为作文提供了能力准备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数学学习中的观察训练、思维能力训练及数学语言的训练,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必要的能力准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材中很很多的观察训练,观察图形,观察物体,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学习在观察中比较,在观察中发现规律,这和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完全可以迁移到对日常生活的运用,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积累素材。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学生推理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敏捷、深刻、独创,新课标注重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显然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表达力是和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共同提高的。学生学好数学的同时,也为他的作文提供了一定的能力准备。

3.作文让学生把数学和生活对接

作文和生活紧密相连,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就没有作文,数学也是来源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的抽象,数学的学习最后还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逆推法,学习的过程是数学生活的概括过程,由生活中的问题入手,通过结果寻求解决问题发生的原因,逆推法是生活现象的一种抽象,同时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生活现象中学会逆推法,在运用逆推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整个过程都和生活紧密相连,如果学生能把这一过程写下来,这就有效的强化了这张生活的联系。学生在学习逆推法后写到:通过老师的讲解,经历了解题的过程,我发现逆推策略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的问题。我们班卫生很差,这是结果,表现为地上随处可见的废纸、饮料盒、黑乎乎的痕迹,要消灭这种现象,必须每人管好自己的生活垃圾,不要随手乱扔,可人都有惰性,大家都很随意,为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必须有制度约束。昨天老师开始评最脏抽屉,今天黑板曝光,结果教室干净了很多,看来老师也在用逆推法治理班级。逆推法还真管用!现在,我事事都要逆推一番,真是其乐无穷。

4.作文让数学思维更条理

作文的过程就是思维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数学作文是学生通过对自己数学学习过程的回忆、梳理、反思,对已学数学知识进行理解、领悟、内化,进而再发现、再加工、在创造。当我们的数学学习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你是不可能写出数学作文来的,当我们的学习思路杂乱,你的数学作文也只能条理混乱。反过来,我们要把数学作文写通畅,写得条理清楚,我们必须把学习的内容理清楚,我们学了什么内容,怎么学的,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我们该选择什么内容来写,怎么组织材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要重点写什么。学生写数学课,先写老师走进教师“大步流星”,开始讲课语速惊人,稍不留神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文章具体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讲题快,做题快,一环扣一环,节奏紧凑,容不得你喘息。在这样大容量的讲课中,学生如果个不上节奏,思路不清晰,肯定会有很多的学习困难。这时,如果我们不去进一步梳理学习的内容,体验学习的过程,强化学习的效果,整个的学习将留下很多的困惑,通过写数学作文,学习的情景历历在目,学习的内容进一步清晰条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5.作文让数学学习更有效

平时的数学学习,不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内在方式和情感体验,学生对为什么学、怎样学、学了有什么用等问题无意识涉及,数学作文则要求学生从元认知的角度认识自己的数学智能活动过程。显然,数学作文能够促使人反省,而反省能够开启新的思维或经验。“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回过头审视自己时,我们将会获得新的生活力量。我们会对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我们将不再感觉自己是别人决策的牺牲品。我们将不会再固守一些习惯性的、机械性的行为模式。”(──《学习之路:教给学生和家长多元智能》[美]戴维·拉齐尔著张晓峰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数学的学习成为了一种自在自觉的行为,既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又有对学习的深层领悟和把握。学生学习观察物体(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了解到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的面不相同,进而联系日常生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更会学习者,能再引申出去,从生活哲理的角度明确,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因为角度不同,观点也是各种各样,所以苏轼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以此作文,其意义已超出数学学习本身,其学习效率也远远超过教学目标。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22
课本上有样子,1一9占左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