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烛之龙的文学形象

如题所述


衔烛之龙的形象为天空的极光,古人认为那是有龙衔烛而照。 (天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
衔烛之龙在30种古籍中出现如《通俗编》、《楚辞章句》、《全唐文》、《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金诗》、《文选》、《艺文类聚》、《楚辞补注》、《初学记》、《洞冥记》、《古今谚》、《千金裘》、《日下旧闻考》、《全晋文》、《全唐诗》、《全宋词》等。
汉·王逸注《楚辞章句》-卷三/四部丛刊本   言天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羲和,日御也。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唐·李善注《文选》-卷五十五·论、连珠/胡克家重刊本
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此欲令各当其所,而无企羡之心,抑亦在鹏鷃之义也。善曰:杜预《左氏传注》曰:肆,放也。《左氏传》阎没汝宽曰: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而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郑玄《周礼注》曰:充,犹足也。《周礼》曰:春献王鲔。刘邵《赵都赋》曰:巨鳌冠山,陵鱼吞舟。吸潦吐波,气成云雾,《楚辞》曰:兰膏明烛华容备。王逸曰:以兰香练膏也。《楚辞》曰: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王逸曰:言天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十四·对/明翻刻南宋世采堂本
问:日安所到,烛龙何照。〔王逸曰:言天地之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也。《山海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喘不息,身长千里。注曰:即烛龙也。〕
宋·曾巩《曾巩集》-卷八·律诗八十首/通行本
翠幰霓旌夹露台,夜凉宫扇月中开。龙衔烛抱金门出,鳌负山趋玉座来。
金·元好问编《中州集》-癸集第十/汲古阁本
飞飞涌玄云,焰焰积红玉。稍疑雷出地,又似风薄木。谁容鼠栖冰,信是龙衔烛。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三/通行本   
“霜淞打雪淞,贫儿备饭瓮”,则东坡诗所谓“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也。“日晕主雨,月晕主风”,则梅圣俞所谓“月晕每多风,灯花先作喜。明日挂归帆,春湖能几里”也。“天河中有黑云,谓之黑猪渡河,主雨”,则萧冰崖所谓“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也。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通行本   
月映班姬扇,风飘韩寿香。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二十九·连珠类/嘉庆唐氏原刻本
臣闻放身而居,体逸则安。肆口而食,属厌则充。是以王鲔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清·胡式钰《窦存》-卷二·诗窦/清道光二十一年刊本
朱庆馀诗云“洞房昨夜停红烛”、杜牧诗云“空堂停曙灯”,“停”字当本陆机《演连珠》“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九十九/影清光绪王毓藻刻本臣闻放身而居,体逸则安。肆□而食,属厌则充。是以王鲔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清·翟灏《通俗编》-卷一/北京古籍丛书本   
〔太平御览〕引黄子发相雨书,天河中有云如浴猪狶,三日大雨,萧立等谓之黑猪渡河,有句云,黑猪渡河天欲风,苍龙衔烛不敢红。
清·陈田辑《明诗纪事》-丁签·卷五/通行本
汉皇宫殿月明时,曾侍宸游百子池。舞马登床春进酒,盘龙衔烛夜观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