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村的基本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7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临安钱氏和长乐钱氏先后迁入。后钱姓人口约占全村7 10,因而易名钱村。直至1964年,村内居民增至36姓,为有利团结,复名前村。 1949年前,前村虽有三弯两溪,但有坑蓄不住水,并不富润,是一个三天下雨一天干的缺水村,只有10多天的抗旱能力。1100亩水田成了蓑衣畈,亩产仅400斤左右。碰到大旱,就颗粒无收。村民一年辛苦,收入甚微。当时300多户中约有300人靠挑脚、卖柴活命,70多人外出当雇工度日。
从1956年到1984年,前村人凭着山多、水清、弯长的自然条件,化了156.42万工,在考坑弯、羊长弯、西坑弯、破葫芦、毛狗岩筑起了5座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总蓄水量124.8万立方米,相当于1949年前的37倍。同时建成了渠系配套工程。纵有东干渠、中干渠、西干渠3条干渠,横有7条支渠、20条斗渠(支分渠)。库库相通,纵横交错,形成了灌溉和管理渠系。自1973年起,费时6年,投入3万工,将西江和东溪江截弯改直,完成长840米、宽7米的综合治理,保证水库下游1300多亩水田的灌溉,摘掉了蓑衣畈的帽子。
从1973年开始,至1984完工,前村在西坑弯水库大坝下游建成了1座水电站,装机2×40千瓦,1992年发电3.78万千瓦时。
前村人在治水同时,又绿化荒山。水库上游的4000多亩山林,经30多年的封育,已形成一片葱郁的混交林。1973年始,还开垦、繁育了桐、棕、杉、茶、桑、桔共千亩。化52万
工,砌了4万米长的石土勘,以保土保肥。
30年来,前村每个劳力投入了1000多工,使山水面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年,粮食亩产2000斤,比1955年增加3倍;茶叶产值8.5万元,蚕桑收入62.4万元,各比1963年增加了21倍和394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