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理想人格分别是什么?

不要说太复杂,简单明了...

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

1、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2、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3、礼:孔子与儒学的政治伦理范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水平,中华民族精神的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成为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智:以“知”为基础,是孔子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知识的内涵主要包括知识的性质、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内容、知识的作用等。在知识的本质上,孔子认为知识是一种道德范畴,是一种知识的行为准则。

5、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6、忠:自己要树立别人,自己要取得成功。孔子认为忠诚是诚实和忠诚待人的一种表现。

7、孝:孔子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孝顺不应局限于对父母的支持,而应侧重于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结合正道,提倡使用薄葬等。

8、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儒家的理想人格的核心:“内圣外王”
首先要修身养性、进行道德完善,然后要将自己的修养成果推广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实践中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20
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儒家基本上坚持“亲者亲”、“尊者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理想人格就是君子啦,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第3个回答  2013-12-20
仁爱忠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