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刚把李白的诗《把酒问月》唱成了歌,还加入了怎样的元素?

如题所述

李玉刚把李白的诗《把酒问月》唱成了歌,还加入了怎样的元素?李玉刚还把这首歌加入到了戏腔,唱出了江南的古韵。不仅把原诗完美的融入,同样还加入到了一些不同的元素,在那种满满的氛围感里面,我们感受到了李白当时的情绪。加入戏腔唱法有时远,有时近,形成了那种古今对话的即视感

李玉刚加入戏腔唱法,唱出江南的古韵

在中秋晚会上面,我们看到了李玉刚把李白的诗唱成了一首歌,而且让人比较惊喜的是他,把这首歌里面加入到了戏腔的唱法,在这个苏州园林里面徐徐的走来,就好像是从古代走到了今天一样。那种亦古亦今的味道让人特别的喜欢,加上戏腔,江南月份非常的充足。李玉刚把李白的诗直接唱成了歌,这样的传唱方式也很不错。

把原诗完美的融入,加入到不同的唱腔

虽然这个歌词是李白的诗,但是从内容来看的话,李白对于月亮的哲思和现在我们对于月亮的寄托没有什么区别。在时间自然万物面前,人反倒是那种匆匆的过客了。这位歌手一直致力于把国风音乐完美的传唱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把歌词焕发成新的生命力。原诗可以完美的融入到其中,也可以加入到不同的唱腔。

加入戏腔唱法,形成古今对话的即视感

在这首歌里面,我们看到李玉刚把一些戏腔的唱法加入到了其中,形成了那种古今对话的纪实。再加上当时他唱这首歌的时候,穿着古典的服饰,从园林里面慢慢走出来的时候,那种味道真的绝了。用戏腔的唱法加入到崭新的元素,唱出了江南的古典韵味,那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打动了很多人的内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2
他把这首诗唱成了歌加入了戏腔元素,听上去非常的清甜,而且听完都感觉余音绕梁,别有风味。
第2个回答  2022-09-12
这里面还加了一些戏腔的唱法,能够感觉到他的唱法,虽然实际能够形成一种古今对话的感觉。
第3个回答  2022-09-12
李玉刚非常的优秀,他唱歌的时候融入了一些戏腔的唱法,给人一种特别有意境的感觉,特别的美。
第4个回答  2022-09-20

李玉刚和国风堂合作,策划单曲《把酒问月》, 霄磊作曲,同时还加入更多古风元素,比如古筝和笛声元素,展现一个安静沉溺的李白,与我们脑海中的飘逸、洒脱、醉酒形成鲜明对比,让李白的形象更加立体和温柔,甚至平易近人。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一、李玉刚改编歌曲之后,诚信怎样的风格?

李玉刚把歌词完整地融入李白古诗的意境当中,通过场景和歌声的方式。展现了当年李白受友人邀请赴约,月圆之夜,两人对酒吟唱,咏月抒怀。李玉刚的声线细腻张扬,把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唱出旷达自适的意境。让现场观众感觉到时光转瞬,且行且惜,珍惜当下才是永恒的快乐。李玉刚除了改编李白《把酒问月》之外,他还有很多古诗改编的歌曲,比如《昭君出塞》 、《咏怀古迹五首》 等等。他把西方西洋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歌声更具穿透力,直达灵魂深处。

二、古诗为什么能够改编为歌曲?

我所知道最早的古诗改编歌曲一首是《水调歌头》,听起来真的是美醉了。古诗音律和歌曲的节奏完美结合,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么好,我们追根溯源,在中国刚刚创立朝代的时候,古诗和歌曲是不分家,尤其是周朝的时候,统称为诗歌,现在依然会有这样的称呼。随着古诗和歌曲文化发展,人们慢慢地把它分为两个系统,在一定意义上,古诗和歌曲是同宗同源的。

三、古诗改编为歌曲的意义?

曾经关注一个古诗改编歌曲的网站,我发现很多高三的学生特别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古诗改编歌曲,有力孩子学籍记忆。人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让课业繁重的高三学生,不在为背痛古诗而痛疼。我认为古诗改编为歌曲,有力古诗流传,并扩大古诗的影响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