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春节

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三、二月二龙抬头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四、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4
中国的民间习俗非常丰富多样,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民间习俗: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贴春联、贴对联、放鞭炮、舞龙舞狮、吃年夜饭、拜年等。
2. 清明节: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人们会祭拜祖先、整理墓地、烧纸钱、扫墓等。
3. 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
4. 中秋节:中秋节是庆祝丰收和家庭团圆的节日,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玩花灯等。
5. 重阳节:重阳节是祈福和敬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插茱萸、佩戴艾草、饮菊花酒等。
6. 腊八节: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节日,人们会吃腊八粥、挂蒜、煮馄饨等。
7. 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8.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常见于春节等重要节日和庆典活动中。
9. 婚礼习俗:中国的婚礼习俗因地区而异,但常见的习俗包括婚礼道具、过大门、敬茶、拜堂、敬酒、喜糖等。
10. 红白喜事:红白喜事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红事指婚礼,白事指葬礼,人们会有相应的礼仪和习俗。
以上只是中国民间习俗的一部分,不同地区和民族还有各具特色的习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3

二月二龙抬头,咱们中国民间有哪些习俗呀,听说很少人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