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治疗睡病?

如题所述

经行嗜睡中医治疗有办法嗜睡康复网 2007-7-19 15:18:31 经行嗜睡是指妇女每遇经行前后,或适值经期,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欲睡的病证。又称“经行多寐”、“周期性睡眠过多症”等。
中医学认为,经行嗜睡多由气血不足、肾精亏损、或脾虚湿困所引起。

一、气血不足型 多见于素体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经行之际昏昏欲睡,每以进餐后尤甚。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可以用中医传统名方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熟地各10克,黄芪30克,肉桂、川芎各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前开始出现嗜睡时服药,服至月经干净,一般以每次连续用药5~8剂为宜。

二、肾精亏损 多见于频繁人工流产的妇女。主要临床表现有,经行倦怠善眠,耳鸣耳聋,神情呆滞。平日精力不支,腰膝酸软。月经多延后,经量偏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凡肾精亏损为患,多数病程迤逦,治疗难以朝夕获愈,我们多采用河车大造丸,嘱病人长期服用,效果尚属满意。处方:紫河车30克,熟地24克,炒杜仲、天冬、麦冬、牛膝各10克,龟板10克,黄柏6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一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4
发作性睡病多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患者常会白天过度嗜睡而夜晚睡眠不安甚至失眠。而儿童和青少年都是需要上学学习的,如果患上了发作性睡病,就会严重影响学习。而且如果老师不知道或不相信他们患有这种疾病,而他们每天上课都不可控制地睡觉,就会给老师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所以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需要立刻进行治疗。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发作性睡病的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主要注重调理患者脏腑阴阳的平衡,从患者的体质入手,进行整体调理。
补脾阳为主: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发作性睡病,旨在补中益气、升发清阳,使精明之府得清阳之荣,以达补脾升阳之功。刘占文采用补脾升阳、化浊开窍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石葛蒲、郁金治疗,报道4例均获痊愈。补中益气汤补脾升阳,石营蒲、郁金化浊开窍。秦为民认为,本病从中医学角度而言,病因以气虚、阳气不振为主,在此基础上兼有精血亏虚和湿浊痰饮内盛及外伤70血所致的肝胆脾胃邪郁。治疗上采取益气健脾为主,以补中益气汤合麻黄治疗发作性睡病20例,男12例,女8例,均获愈。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发清阳,使精明之府得清阳之荣;麻黄能兴奋大脑皮质和皮质上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同时麻黄之升发,可鼓舞阳气上行,以助清阳之荣于精明之府。刘占雷等用补中益气法治疗多寐30例,方用黄芪50g,茯苓20g,人参、白术、当归、陈皮、砂仁各15g,柴胡、石菖蒲、甘草各log,升麻6g。兼阳虚者加附子、桂枝;阴虚者加生地黄、麦冬;痰浊者加半夏、胆南星。治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宋宪源等辨治发作性睡病的治疗重点在于通达阳气,促使阴阳之气按昼夜规律启闭,自拟加味生枣仁散(生酸枣仁、石菖蒲、冰片)加辨证分型,汤剂送服,治疗本病18例,1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88.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