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若”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和互文的修辞手法, 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扩展资料:

《观沧海》的创作背景

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沧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